今年以來,峨邊彝族自治縣公安局聚焦“派出所主防”職責定位,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做精主動警務、做實預防警務,推動形成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轄區實現了轄區警情、刑事案件雙下降。
一、優化警務模式,筑牢主防基礎。發揮“專業”優勢,以降警情、控發案目標為導向,壓實崗位職責,全面落實防范措施。一是堅持以防為先,做實主動警務。實行“一警+一輔”包村劃片,聯合鎮村領導、“一村一輔”等落實重點人員管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收集社情民意、組織安全防范、督促整改安全隱患等工作,做實治安要素管控。二是堅持精準宣教,做實預防警務。采取社區民警走出去、群眾和社會力量請進來的方式,針對不同對象精準滴灌式廣泛開展反詐防騙、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識宣講,做實治安防范。今年以來,共邀請重點行業從業人員、糾紛當事人、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群體開展宣講活動30余次,覆蓋群眾4000余人,轄區群眾安全防范意識得到明顯提升。三是堅持群防群治,做實專群融合。全面發動群眾力量創建了義務巡邏隊等群防群治志愿服務力量,由服務隊協作開展安全防范知識宣傳、問題隱患摸排、矛盾糾紛化解,全力當好宣傳員、信息員、快反員。今年以來,組織巡邏隊開展反詐、禁毒等宣演活動12次,組織40余支義務巡邏隊開展集中巡防11次,協助查獲涉盜、涉毒、涉毒等案件9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30余人。
二、強化多元解紛,健全主防機制。積極踐行“楓橋經驗”,協調多部門協同共治,構建多元解紛工作機制。一是干群共同調,做實人民調解。對排查發現的“家、情、鄰、債”等糾紛,借力“共同締造”,組織村組干部、群眾代表共同參與,積極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二是部門協同調,做實行政調解。協調綜治、法庭、司法、婦聯等力量,落實矛盾糾紛聯排、聯調、聯處,壓實部門主管主體責任,做到大事不出鄉鎮。三是“三聯”協同調,做實司法調解。派出所警員、司法所、“德古”調解員“三調”聯動機制,發揮專業力量優勢,全力做到案結事了、事心雙解。今年以來,通過“三調”聯動,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70余起。
三、強化整體防控,延伸主防觸角。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通過人力網、數據網、信息網及時收集掌握社情民意,督促整改風險隱患,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幫扶服務困難群眾。一是做實人力網。嚴格落實民輔警包片劃區、包村入戶制度,實現“一村一輔”全覆蓋,包保民警常態化走村入戶,對問題隱患進行排查化解,并組織開展安全防范,用“鐵腳板”走遍千萬家,成為群眾的知心人,促使社區民警與轄區群眾雙向熟知。二是聯通溝通網。聯合黨委政府、村組大力宣傳推廣“峨邊警方”“微警務”。一方面,借助警務新媒體宣傳公安工作正能量;另一方面,群眾通過在新媒體上留言實現咨詢、反映情況、表達訴求等。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三是構建信息網。建立警民聯絡群,包保民警進圈入群,每周與村書記、組干部見面,通報轄區警情,線上線下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和情報信息,做到耳聰目明。今年以來,通過“峨邊警方”發布信息170余條,開展入村走訪60余次,排查整改隱患37處,收集各類建議、情報線索等7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