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推薦

        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

        來源: 作者: 周曉紅 劉統華 發布時間:2020-09-12 20:38:35

        1.JPG

        9月11日上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感恩奮進新甘孜?同心共筑中國夢—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對70年來甘孜州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了介紹。

        2.JPG

          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0年11月24日,是全國建立的第一個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總面積15.37萬平方公里,轄18個縣(市)、289個鄉(鎮、街道)、2181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20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82%。

        3.JPG

          發布會上,甘孜州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介紹,70年來,甘孜州不斷努力向前發展,經濟發展、產業發展、交通建設、城鄉建設、民生事業、生態環保、民族團結等各項事業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尤其是近年來,甘孜州開啟了建設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的偉大新征程,全州迎來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干群奮發有為的最好時期。

        DSC_7829.JPG

          據悉,甘孜州經濟總量從1950年的3400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388.46億元,是70年前的1142.5倍;人均GDP從1950年的66元增長到2019年的32440元,是70年前的491.5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50年的22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34.12億元,是70年前的15507.4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0年的253元增長到2019年的34831元,是70年前的137.7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50年的88元提高到2019年的12808元,是70年前的145.5倍。

        DSC_7819.JPG

          尤其是近年來,在1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2017年甘孜州6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2018年5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2019年5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

          世界級高品質的旅游資源、流傳千年的農牧資源、療效顯著的中藏醫藥、悠久燦爛的康巴文化、蘊藏豐富的清潔能源等也是甘孜州不斷發展的獨特資源優勢。70年來,甘孜州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旅游業,有序發展清潔能源和礦產業,加快發展生態農牧業、特色中藏藥業和特色文化產業“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深入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全力建設以文化旅游為龍頭的“4+6”現代服務業體系、以清潔能源為重點的“6+1”綠色現代工業體系和以“圣潔甘孜”十大產品為核心的“10+2”現代農業體系。

        DSC_7851.JPG

          據介紹,甘孜州第一產業增加值從1950年的2985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66.52億元,是70年前的222.8倍;第二產業增加值從1950年的200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89.02億元,是70年前的4451倍;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950年的167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232.92億元,是70年前的13947.8倍,三次產業結構實現了從“一二三”到“三二一”的飛躍。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百業興旺的歷史性跨越。

        DSC_7864.JPG

          交通建設也是近年來甘孜州發展取得的又一歷史性成就。特別是2009年以來,連續實施四輪交通大會戰,交通建設年度投資規模連續7年(2013年至2019年)超過100億元以上。全州公路通車里程從1952年的704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34310公里,是70年前的48.7倍(其中,高速公路46公里,國道3418公里,省道2278公里,農村公路28568公里、居全省第一)。雅康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也徹底結束了甘孜州“零高速”歷史。康定機場、亞丁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相繼建成通航,甘孜成為全國唯一擁有3個海拔4000米以上支線機場的市州。“世紀工程”川藏鐵路(甘孜段)即將開工,川西北區域性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形成。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了從天塹險壑到縣縣通國道、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的歷史性跨越。

          此外,甘孜州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3.17%下降至2019年的0.23%,222986名貧困人口脫貧、136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廣大農牧民生活實現了水桶變水管、油燈變電燈、土路變油路、喊話變電話、帳房變樓房的歷史性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孜州全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頒布實施首部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全面實施森林資源管控“四個最嚴”制度、16條措施和“8條禁令”,大規模開展綠化國土和大美草原守護行動,全方位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防沙治沙等生態建設保護工程,全覆蓋推進現代建材替代傳統木材建房,全領域打響污染防治攻堅“八大戰役”,常態化實施州縣鄉村四級河(湖)長制,“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格局基本形成。

          肖友才說,70年來,甘孜州各項事業之所以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們有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關懷,有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無比優越,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科學指引,有各族干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建成美麗生態和諧小康甘孜無比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州委、州政府將繼續帶領百萬甘孜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始終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時代楷模”“道德模范”“雪域衛士”“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村官”“最美扶貧人”“人民滿意公務員”等“最美奮斗者”的奮斗姿態,用熱血書寫忠誠、用擔當堅守初心、用實干踐行使命,為新時代甘孜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周曉紅 劉統華 )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砚山县| 道孚县| 定兴县| 英超| 凤山县| 晋中市| 铁力市| 容城县| 长白| 唐山市| 新民市| 浦东新区| 乌拉特后旗| 江津市| 苍山县| 崇义县| 土默特右旗| 新野县| 鄂托克前旗| 武山县| 麻江县| 新乡市| 中西区| 延津县| 密云县| 舞阳县| 南皮县| 惠州市| 靖州| 南昌县| 开阳县| 呼和浩特市| 那曲县| 阳东县| 靖远县| 若羌县| 门头沟区| 横山县| 吉隆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