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內江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內江市將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步滿足全市人民群眾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廣大家庭和諧幸福。
《方案》指出,內江將按照“家庭為主、托育補充、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范、屬地管理、分類指導”的發展模式,分3個階段完善內江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
第一階段:2020年,各縣(市、區)至少建立1個具有帶動效應、承擔一定指導功能的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第二階段:2023年,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點面齊進,逐步形成多元化、規范化、多樣化、便捷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
第三階段:2025年,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重點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領先、機構設施完備、示范作用明顯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以帶動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全面發展,基本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
家庭是嬰幼兒照顧的主要陣地,要全面落實產、護假政策,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崗位,并為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
依托相關機構通過多種形式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規范指導內容、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工作網絡、提高家庭嬰幼兒照護能力。積極開展新生兒訪視、膳食營養、生長發育監測、安全防護指導和預防接種服務。強化家庭照護支持,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嬰幼兒健康管理服務,將嬰幼兒照護服務向農村延伸。
社會機構是嬰幼兒照顧的重要力量。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鼓勵支持幼兒園開設托育機構或增設托班。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支持有條件的新建幼兒園統籌考慮托育服務需求,積極探索幼兒園、托育機構一體化建設;鼓勵支持發展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鼓勵政府、社區、社會組織等采取單辦或聯辦的形式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積極引導多方力量在社區開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就近滿足群眾需求;支持用人單位以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共同舉辦的方式,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有條件的可向附近居民開放。
服務提升,基礎先行。根據《方案》,要根據人口空間聚集態勢,在新建居住區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規劃、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無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個托位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在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中,充分考慮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嬰幼兒的照護服務需求。綜合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兒童之家等公共服務資源,拓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功能。
鼓勵基層政府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回收或閑置的房屋、場地、設施等,改建為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在車站、商場、醫院等公共場所按要求設置母嬰室(哺乳室),支持用人單位設置母嬰室(哺乳室)。鼓勵社會力量采取獨資、合資、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參與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改造和建設。支持社會力量在產業聚集區域、就業人群密集區域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市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