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安新區與四川馬邊的距離超過2000公里,從小生活在大山里的吉那小虎和阿洛春梅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去那里工作。
今年23歲的吉那小虎和22歲的阿洛春梅是一對夫妻,家住馬邊彝族自治縣雪口山鎮謝家巖村3組,是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工地上的塔吊司機。
(吉那小虎和阿洛春梅夫妻在建設工地散步 圖片來源:新華網)
他們參與建設的雄安新區,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此設立國家級新區;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 ,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正式發布;2018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建設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國家確定將雄安新區建成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新區建成后,對緩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力具有重大的作用。能為祖國建設作貢獻,這是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榮耀。
2016年,19歲的吉那小虎跟隨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群離開大山,來到廣東的一家電子廠上班,第一次去切身感受到繁華世界的吉那小虎便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賺錢,讓家里人都過上好日子。”
(吉那小虎在操作塔吊 圖片來源:新華網)
2017年,吉那小虎到廣州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在工友的幫助下,他和妻子阿洛春梅先后學會了塔吊司機的技能。2019年7月,吉那小虎在網上看到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中鐵建工招工的消息,便和妻子一起到那邊參與招工,一直干到現在。
塔吊司機的工作非常辛苦,夫妻二人在工地上每天六點就要出去開始工作,中午只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55米的塔吊,上上下下全靠爬。“因為工地要求塔吊需要二十四小時待命,所以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也是常有的事。”吉那小虎說,“不過這邊的生活條件挺好的,還能多賺錢,苦點累點也沒啥。”
(阿洛春梅在俯瞰正在建設的雄安新區 圖片來源:新華網)
自從今年3月份離家之后,吉那小虎和阿洛春梅就一直待在工地上。“我出來打工,有時候在工地上真的很想家中的小孩,但為了讓小孩今后過上好日子,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阿洛春梅說,“不過我們經常給家里人通視頻,給他們講講外面的世界。”現在,夫妻二人每個月都能拿到一萬多元的工資,比起以前的生活,吉那小虎感慨萬分。“我們出來打工之前,家里的收入主要來自務農,我的妹妹和孩子都要讀書,家里的生活相當拮據,現在真是好多了。”這兩年,吉那小虎和阿洛春梅的生活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吉那小虎說,2019年7月,我們剛到雄安新區建筑工地時,這里還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荒原,除了建筑工人的宿舍,什么都沒有。現在,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之后,這里的樓房一天天拔高,我們的塔吊也從最開始的35米長到了55米。看著雄安新區節節拔高,想著自己也在這場建設中出了一份力,心中感到非常自豪。
說起變化,不僅是雄安在變化,在兩人的家鄉,新的生活也悄然而至。“現在村里通了公路,家家都修了新房子,干啥子都方便多了。”阿洛春梅說,“我們的打算是等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結束,就回家搞養殖,發展牛羊產業。”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工地 圖片來源:新華網)
夜晚,吉那小虎和阿洛春梅的工地就像一座繁華的都市,高聳的塔吊是鱗次櫛比的高樓,閃耀的探照燈是璀璨的霓虹。下班后,夫妻二人肩并肩走在這座鋼鐵城市里,在他們的腳下,幸福的日子將不斷延伸。(本史巫果 馮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