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暴雨,讓流經雨城區上里鎮的隴西河水位再次暴漲。
上里鎮六家村由村組干部部分黨員共15人組成的應急分隊,早已開始各自工作。
人員轉移、監測點實時監測、醫療衛生保障…各司其職,為可能到來的洪水做足準備。
8月30日中午12時許,監測員發現,水位上漲較快,有漫堤趨勢后,立即向上級匯報。上里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全體鎮村干部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奔赴防汛抗洪第一線。
隴西河水位再次上漲,漫過堤壩,漫上路面。位于隴西河沿岸且地勢相對較低的上里鎮劉家村3組、4組、5組及劉家村安置小區陸續進水。
洪水逐漸沖進了村民家中。
洪水在上漲,轉移也在爭分奪秒中進行。
積水較淺時,村民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還能撤離到安全區域;行動不便的老人,黨員干部的后背成為“渡輪”;年幼的孩子,黨員干部的臂彎成為溫暖的港灣……
8月30日下午2點,洪水齊腰,貿然涉水有一定危險。
“把打谷子的拌桶拿出來,讓老人和孩子進去,會游泳的年輕人推著走。”“把家里打氣的輪胎用繩子拴好,不會游泳地坐上去。”
人員又轉移了一批。
“過了大概十幾分鐘,積水已經齊腰深了,這時專業的救援力量來了。”上里鎮六家村臨時黨總支書記陳繼湘說,水流很急,并且有很多漂浮物,還好救援隊帶來了沖鋒舟,才能將被洪水圍困的十幾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在這場緊急轉移中,六家村安置小區居民趙錦,聽說自家房屋進水了,趕回家中,匆匆看了一眼,確定家人安全后,參與到轉移受災群眾中。
轉移完群眾后,陳繼湘帶著村組干部又挨家挨戶檢查了一遍,確認無遺漏后,才從齊腰深的積水中出來。
轉移出來的村民,有的投親靠友,有的被集中安置在六家村小學。
村民們來到集中安置點后,嶄新的床鋪、熱騰騰的泡面、忙前忙后的村組干部讓大家眼眶濕潤。
一夜好夢,31日一大早,安置點的村民在征求值守村干部的同意后,陸續返回被洪水浸泡后的家中。
看著數年奮斗建成的新家留下了厚厚的泥漿,村民們拿起鋤頭鐵鍬開始清淤。
隨后,鎮村黨員干部、民兵和其他村的群眾自發來到受災較重的幾個點位。清除淤泥,搶通道路,維修受損飲水管道、蓄水池,加快受損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恢復搶修,保障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和出行安全。
一天下來,上里鎮全鎮的清淤工作基本結束,除了洪水來過的痕跡一時半會兒抹不掉,村民的生活已逐漸恢復正常。(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