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村(現八步鎮觀化村)是雨城區八步鎮南部的一個山區村,與滎經縣新添鎮接壤,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2014年麻柳村被識別為貧困村,2017年全村脫貧摘帽,同年入選第三批四川省傳統村落名錄,被評為省級“四好村”。現有主導產業養蜂、茶葉、黃柏。在黨委政府和幫扶部門支持下,建有養蜂、陽荷刺梨子、藤椒基地,高橋明月酒業有限公司。2020年全村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5000元以上。
以補木有則,一位質樸的彝族女性,全家從涼山州自主搬遷至八步鎮(原觀化鄉)麻柳村1組生活,因丈夫服刑,三個孩子年幼,家庭經濟困難等原因,全家于2018年9月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幫扶及自身努力,2019年9月順利脫貧。
真情幫扶添自信
“在前期走訪以補木有則家時,了解到她家有三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孩子的奶奶沙馬么日格年老體弱,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第一書記陳曉波說道。
在走訪中,幫扶干部詳細了解其家庭生活狀況和困難,不斷鼓勵她把孩子撫養好,把家庭經營好,幫助她樹立“我也能脫貧,我也能過得好”的信心。“你要相信,在黨委政府、幫扶單位的共同關心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你們家一定會度過難關,日子會越來越好。”第一書記陳曉波鼓勵她說。此刻的以補木有則臉上閃過一絲笑容,眼睛里增添了幾分自信。
綜合幫扶促增收
結合以補木有則家的實際情況,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她家開展幫扶。
辦理戶籍享受權益。將她家5人的戶籍遷到原觀化鄉集體戶口,申請了低保,購買了醫療保險。
解決就業增加收入。為以補木有則申請村道保潔崗位,每月增加經濟收入1100元。
幫助讀書打消顧慮。通過幫扶單位協調,讓其大兒子入讀滎經縣石龍小學,購買書包等學習用品,享受教育扶貧基金補助和“三免一補”等政策,消除了以補木有則的一塊“心病”。
改造住房提升生活。在保留她家房屋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對原有廚房、堂屋、衛生間等進行了改造,重新配置了電視、熱水器、桌椅等,到了2019年6月,磚木房煥然一新,大大改善了住居條件。
產業幫扶增動力
光是經濟收入上去了還不行,要有長期的產業支撐才行。通過大家的真情幫扶,以補木有則家養了20箱蜜蜂、2頭肉牛、2頭豬,新種植茶葉4畝,有了長中短期的產業。對以補木有則進行了種養殖技術培訓,第一年她就嘗到了發展產業的甜頭,做事的熱情和動力也更加足了,2020年她家實現人均純收入達8233元。以補木有則激動地說:“非常感謝黨委政府,讓我家摘掉了這頂貧困帽,自己會更加努力,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雨城區八步鎮麻柳村 陳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