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過程中,眉山市青神縣司法局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以基層群眾法律需求為導向,探索“黨建+法律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拉響“紅色引擎”,構建便捷、高效、惠民的公共法律服務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抓“組團服務”,樹亮點品牌。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建成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7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88個,設立黨員先鋒模范崗,主動向服務對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特殊人群管理、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法律服務,成功創建五星級服務窗口,讓黨員干部真正做到忠誠履職、勤政務實、敢于擔當。目前,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解答法律咨詢562件,受理群眾法律援助申請28件,辦理公證事項21件,調解糾紛165件。
抓“宣傳引導”,樹法治形象。結合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編制疫情防控宣傳手冊、疫情防控順口溜,黨員先鋒服務隊身先士卒、沖鋒在前,主動深入村(社區)重點宣傳《傳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目前,已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教育1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探索創新新媒體宣傳陣地,在網絡平臺制作推送《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有獎知識競答,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目前,網絡訪問量已達5000余人次,參與答題群眾1300余人次。
抓律師黨建,樹行業樣板。探索打造律師黨建工作示范點,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切實提升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水平。建立“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律師黨員在村規民約制定、矛盾糾紛化解、法律咨詢等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黨員律師組建專項法律服務團,深入全縣7個重大工程項目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普查簽訂勞動合同數量1811份,提供法律咨詢50人次,建立專項體檢檔案7份。(吳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