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隆昌市衛健局黨委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在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同時,注重培養和發展黨員,讓他們在防控疫情第一線鍛煉成長。在抗擊疫情中,涌現出了一批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弘揚醫者仁心的先進典型。
主動請纓返回臨床一線的逆行者
范晏萍是隆昌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行政宣傳信息工作人員,先后在手術室、婦產科、兒科、行政辦等崗位多崗位鍛煉,工作嚴謹、認真負責。她平時總是在幕后拿起相機記錄醫務工作者的瞬間,拿起筆書寫著醫務人員的事跡,將真實的故事和感動的瞬間展現給社會。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她毅然向組織請戰:“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入黨時候的初心,更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該承擔的使命……”
預檢分診設置在醫院大門口,是臨時搭建而成的辦公場所,范晏萍同志主動選擇夜班值守,半夜寒風入骨,她卻無所畏懼,她說要實實在在地干實事。每次值守,她都會提前20分鐘來到崗位接班,把工作臺上的醫療用品進行消毒,在寫下請戰書前,她就已經在認真學習防疫診療方案、流程和工作要領。
面對每一位入院的人員及隨時來院的發熱病人,她總是熱情的服務,嚴格的篩查,并主動引導患者就診,細心為患者說明就診流程。“發病前14天內有沒有去過武漢及周邊地區?您們從哪里回來的呢?有沒有參加家庭聚餐?有沒有接觸其他從外地回來的人?”她總是耐心地詢問發熱患者流行病學史、接觸史、人群聚集史,不忽略每一環節,用嚴謹的態度守住預檢分診這道關卡。
范晏萍經常是值了夜班上白班,由于辦公室人手少工作雜,面對各工作群大量的信息、文件、同時還接受咨詢、投訴及信訪問題的處理,每天總會接到很多電話,但她總是不不厭其煩,做好上傳下達、左右銜接的工作。面對苦與累,她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從沒有降低過工作要求和標準,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狀態。
癡心不改的“光頭強”
雷波是隆昌市人民醫院醫共體醫院漁箭中心衛生院院長,任職之前是市人民醫院的急診科醫生。2018年10月,雷波服從安排放棄了人民醫院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待遇,毅然投身到地處偏遠的漁箭中心衛生院主持醫改實驗。當時,醫院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物資缺乏、設備落后、服務能力低下等種種困難。擔之重,擇必行!他內穩人心,借助外力,上下協調,左右溝通,迅速建成內江首個緊密型醫共體。一年來,本來稀疏的頭發幾乎掉光,他變成了職工和群眾喜歡的“光頭強”。
1月25日中午,他正同家人一起在鄉下祭祖,接到了取消年休,即刻到崗的通知,他顧不上一家老小,立即回到醫院召開全院職工緊急會議,迅速安排部署防控疫情工作。由于醫務人員人手緊缺,武漢返鄉人員多且分散,雷波同志主動下鄉上門為武漢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并利用專業知識給居家留觀的村民做好解釋工作和心理疏導,帶領衛生院醫務人員堅守漁箭高速路口,為2100余名外地返鄉人員監測體溫。
1月28日21:00,他接到通知,漁箭鎮一村民與一名外地確診病例同座一列高鐵車廂,需要勸導隔離觀察,他毫不猶豫的上門溝通。在他專業的勸導下,村民理解了此次疫情的嚴重性,欣然同意到通康醫院隔離觀察。
這些日子以來,他沒能陪孩子父母吃上一頓飯,女兒在電話里的呼喚,換來的是他嚴防死守的決心。現在他依舊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深知不能放過一例返鄉村民監測,不能遺漏一處死角,有國才有家,他決心只有疫情得到控制,才回家與家人團聚。他用堅守和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醫生的責任和擔當。
面對疫情,廣大醫務人員甘當“逆行者”,奔走在疫情防疫的第一線,以血肉之軀,為身后的人民群眾筑起防護的堡壘。同時,他們積極的向黨組織靠攏,創先爭優,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因表現優秀,范晏萍、雷波兩位同志通過了組織的考驗,將在抗“疫”前線“火線”入黨。(邱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