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淡了本該熙熙攘攘的街道,讓這個原本熱鬧的冬天更顯寒冷。然而,許許多多人逆向而行、沖鋒向前,為你、為我、為他,撐起了一片“晴天”。
羅真洪:奮戰在抗疫隱形防線上的“最美醫生”
羅真洪,中共黨員,威遠縣中醫醫院內一科主治醫師。威遠縣2019年度“最美醫師”。他是科室里的“主心骨”,也是出了名的“實干家”。
今年2月以來,疫情防控阻擊戰進入了關鍵時期,縣中醫醫院擔負起全縣艾滋病、肺結核病人的定點治療。
得知此消息的他,挺身向前主動承擔。如何第一時間收治病人、如何確保醫護人員安全,他帶頭研究病區結構,繪制防護流程路線圖。交接病房、劃分病區、設置通道、緊急籌措急用藥品和防護用品......一項項工作他都要親力親為,他說:“作為科室負責人,我要對病人及同事們的健康負責。忽略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2月11日,感染科收治一名疑似肺結核患者。治療過程中,患者內心恐慌、溝通困難。羅真洪立即召集科內人員分析病例,及時調整診療方案,加強患者心理疏導。為了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他每天提前到達科室,向值班人員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況,到病床前詢問患者夜間休息、癥狀緩解情況,經過悉心照護及精心診療,患者的病情明顯好轉。2月17日痊愈出院。患者出院時,感激地說道:“感謝羅醫生,在這特殊時期,我生病住院,心里很害怕,是你給了我信心,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偉大。”
陸智英:孩子別哭,天使媽媽守護你
陸智英,中共黨員,主管護師,威遠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護理部主任。
疫情發生之初,學習診療方案、熟悉防護流程、隔離觀察點的消殺以及如何對疑似病例觀察護理成為她工作之余的必修課,特別是穿脫防護服更是反復觀模學習。她說:這些都是基本功,我要做好戰“疫”準備。
2月2日4:30,接到上級通知的她與家人匆匆告別,即刻前往威遠縣醫學集中隔離觀察點(龍會川康醫院)集結。穿上隔離衣,帶上護目鏡,角色一變,一身戎裝,扛起來的便是責任,監測體溫、詢問觀察病情、心理疏導、清潔消毒......一切看似平常的護理工作,因為厚重的防護變得異常艱辛。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那兩姐妹……隨著爸爸媽媽的先后確診,兩姐妹被單獨留在隔離區觀察,看著她們無助的眼神,陸智英特別揪心,暗暗下定決心:雖然媽媽不能陪伴身邊,但我會替她守護左右。
“寶貝,在想爸爸媽媽嗎?”陸智英推開房門,關切地問道。
“嗯,阿姨。爸爸媽媽她們現在怎么樣了?他們……是不是治不好了?”姐妹倆哭泣著。輕輕地幫她們擦去臉上的淚水,安慰道:“誰說爸爸媽媽治不了?媽媽剛剛打來電話叫我告訴你們,他們在內江大醫院接受治療,身體恢復得很好,內江的醫生叔叔說再等幾天就可以出院了。你們在這邊要乖乖聽話,好好照顧自己,多看看書,復習好功課,等爸爸媽媽回來接你們!”姐妹倆終于露出童真的笑容。
鄧俊奇:騎摩托,抄小路,穿梭在田間壩頭的村醫
“36.8,體溫正常。你現在有咳嗽及其它癥狀,沒得?”2月2日,威遠縣鎮西鎮楊家咀村,預備黨員、鎮西鎮正興村副主任、鄉村醫生鄧俊奇給返鄉人員周品均測量體溫、問詢癥狀后,就開始收拾藥箱,他要抓緊時間趕往下一站:5里外的正興村。
騎上跟隨他多年的摩托車,他不忘囑咐到:“記住了,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明天,我再來看你。”這是他農歷新年連續上門為返鄉人員觀察隨訪的第6天,今天,他要完成20戶返鄉人員的監測及隨訪。隨時,我們都能看到他身穿白衣、斜挎藥箱的他,騎著摩托車馳騁在田間壩頭。
鄧俊奇承擔著正興村及楊家咀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主動承擔起疫區返鄉人員的排查、返鄉人員的居家觀察隨訪、成自瀘高速威遠西路口值守、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等工作,無論多晚、路途多遠,只要村民出現任何情況,他都會立即挎上藥箱、騎著摩托飛奔到村民家。
他說:雖然我現在還只是預備黨員,但我時刻都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現在,國家需要我,群眾信任我,我就要盡全力,站好崗,守好家。
他們是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會憂心、會疲憊、會膽怯,但學醫時治病救人的拳拳初心,推動著他們逆流而上;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支撐著他們堅守火線。(黃 晶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