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黨員,我報名!”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
在這場“戰疫”中
黨員們一直沖鋒在前
他們工作在抗疫一線,醫院隔離病房、老師院隔離點、各個社區、鄉鎮、發熱門診…… 夜以繼日、沖鋒向前,穿上“戰袍”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投入抗疫一線,用熱血詮釋初心,用堅守履行使命,彰顯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康復一科聯合黨支部
“我不怕!”當隔離病房需要中醫師出診,內江市中醫醫院征詢意見時,楊義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救死扶傷是醫者使命,再危險的地方也要有人站出來!”
楊義萍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查房
11月18日,楊義萍成為市級醫療救治組中醫組成員之一,每日深入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病房,通過望、聞、問、切,收集病人情況,反饋給專家組成員,再由專家會診、開方,發給藥房熬藥,次日再發給隔離病房的病人。她說:“作為醫者,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聽到病人說‘好多了’。”
“簡單的收拾了行囊,開始了我的隔離病區之程。”曾多次參加對外抗疫支援的黨員林雯義不容辭,再次沖在最前面,前往支援老師院隔離點分配到醫療觀察組工作。“每天在進入隔離病房前,都要按照相關流程穿戴醫用防護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防護服、工作鞋等,每道防護工序絲毫來不得半點馬虎。雖然工作起來很笨重,很艱苦。但心里想著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頓時全身充滿了力量。”
11月18日,劉華芝、甘醇等也出發前往各個社區、鄉鎮采集核酸,每天凌晨5時,他們就起床洗漱完畢,為一天的全員核酸檢測做準備,迎著寒風,穿著沉重的防護服,奔赴于各個核酸采集點,用他們單薄的身體為大家筑起防風的墻,讓疫風早日散去。
“爸爸,你還有多久回來?……”余剛在剛剛結束完市二醫院隔離病房工作,便再次前往發熱門診支援,將兩個孩子全部交給妻子一人后,又毅然回歸抗疫前線。他說:“看見孩子有很多不舍,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還是要積極的站出來的,從我做起。”
“我是黨員,我報名!”胡曉紅在居家期間接到關于進一步做好黨員干部“雙報到”助力社區疫情防控的通知后,立即主動聯系了所在的玉峰社區,被派遣參與和都國際小區核酸采集任務,解決了小區核酸采集醫務人員不足問題。她說:“作為黨員,能夠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胡曉紅在東興區和都國際小區采集核酸
還有在醫院的他們,為保證患者病有所醫,黨支部書記彭繼萍、科主任唐毅在疫情期間,堅持堅守康復門診,為防止院內感染,兩位主任不畏苦累,將門診當成自己的家,日夜留守門診,科室值守人員蘭恒群、楊鳳、李瞻、胡曉武等人再次挑起科室大梁,為防止院內感染和保障患者治療不間斷,生活有保障,他們全天留守在醫院,一起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
重癥醫學科黨支部
“他們想為病人所想,急為病人所急,這種精神十分可貴,值得表揚……”一位患者在給科室的表揚信中寫到。其實這樣的事情在ICU經常上演。在他們眼里,這只是自己該做的事情。
“ICU嗎?目前有高風險封控區的血透病人,需要緊急CRRT治療,麻煩你們盡快安排一下。”2022年11月中旬,疫情再一次打亂了內江人民的生活節奏,對于每周需要常規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治療變得尤其艱難。醫院為確保高風險封控區透析病人能得到及時救治,保障群眾的醫療安全,疫情期間,在醫務部的總體協調下,在ICU和血透室的共同攜手下,本著“專業嚴謹、齊心協力”的團隊精神,克服人手不夠,接送復雜、防疫要求高的諸多困難,專門設置“高風險專用CRRT透析區”為高風險封控區透析患者提供獨立規范的CRRT治療。
按照規范的防疫流程,通過專用電梯護送患者到達治療區,專人專管,幫助多名高風險區患者解決了透析困難的問題。從前期的各項準備到整個治療后的全面消殺,盡管醫護人員戴著密不透風的N95口罩,穿著汗濕衣褲的防護服,推著笨重的CRRT機器,身體極度不適,但此刻他們的心里,只想著盡快讓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盡可能幫助廣大群眾解決在疫情中遇到的困難。
黨的二十大指出,“一定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市中醫醫院將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竭盡所能的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砥礪擔當作為,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身處一線的醫護黨員們勇于擔當
逆風而行
用行動書寫了
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篇章
疫情無情人有情
在抗疫路上
我們一直與大家同在
面對困難
我們同心抗疫、共克時艱
風起,我們逆風而來
風停,我們平安而去
愿“疫”霾早散,國泰民安
供稿:胡曉紅 王顯輝 編輯:雷雪莉 審稿:羅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