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川瀘州:北城街道三舉措做好“紅立方”黨群服務站志愿服務

        來源:瀘州市江陽區北城街道 作者:梁浩 發布時間:2022-12-20 17:35:39

        “白塔核心商圈”聚集了餐飲、住宿、娛樂、金融、交通等服務業態,有商戶880家、個體工商戶7700家,從業人員3.2萬人,日均人流量近2萬,瀘州市江陽區北城街道高度重視志愿服務工作,不斷完善志愿服務建設,在水井溝創新設立全市第一個“紅立方”黨群服務站,推動志愿服務更加有形有態、有力有效延伸。

        image.png

        紅立方依托北城街道已成立的12支志愿服務隊伍和建成的6個社區志愿服務站,整合公安、群團、社會組織等9類資源和黨務、聯勤警務等5項志愿服務,構建了“街道社區志愿服務中心(站)+“紅立方”黨群服務站+各級單位共建”的志愿服務體系,注冊志愿者達2500名,有效推進商圈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集約利用,初步形成了覆蓋范圍廣、多元立體化、先鋒模范化的志愿服務格局。

        完善平臺,優化服務功能,打造志愿服務示范地。一是一核多元,擴大服務覆蓋面。構建了“北城街道及社區志愿服務中心(站)+“紅立方”黨群服務站+各級單位共建”的志愿服務體系,“1”即“一核”,成立街道黨工委成員擔任書記的報恩塔商圈綜合黨委,其中兩名副書記由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其余副書記由商圈大企業黨組織書記輪流擔任。“多元”即整合商圈62個黨組織力量,以支部黨建帶動所在商業體的“N”個黨員為基礎,推動轄區單位企業和居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深化開展共產黨員示范崗、志愿服務等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二是一家多融,激發志愿服務新活力。依托街道志愿服務力量,融合樓宇內42個工青婦組織形成組織聯盟,下沉8類36項群團服務,為企業、商戶和群眾提供企業發展、人才培育、勞動保障、計生民政等服務,一大批互惠互利政策得到實施,有效激發商圈發展活力;融合商圈外部資源,協調公安、綜合執法、社會組織、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力量,為商圈商戶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法律顧問、心理疏導、團建指導、就業指南、創業講壇、心理咨詢等10類志愿服務課程,定期開展“周五招聘會”活動,搭建商圈企業和人才提供雙向溝通交流平臺,加大商圈人才招引力度。654人實現就業,孵化人才228名。三是一場多景,搭建志愿服務站新載體。通過設置辦公區、閱讀區、休息區等,配備電腦、空調、WIFI等設施設備及微波爐、藥品箱、飲水機等用品,實現小場地大場景;按照“面積最小化、服務最大化”的理念,統一懸掛黨建標識,配備值班人員、收集民情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并力所能及解決群眾的訴求和問題,確保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實現小平臺大服務。

        抓好隊伍,活化工作模式,鍛造服務堡壘“奠基石”。在線下,服務站配備志愿服務專員2名,規劃學習活動園地,讓志愿服務者找陣地、找組織“舉步可達”;在線上,充分運用“微信群”“志愿服務平臺”等手段,將志愿服務活動資源置于身邊、將服務手冊置于指尖,讓商圈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觸手可及”。立足“多員合一、一員多能、一崗多職”原則,統籌政務服務資源,提供社保、醫保、民政、衛健、綜合執法等7大類54項政務服務高頻事項的信息咨詢辦理服務,設立“全崗通”紅色志愿服務代辦員,通過“線上幫辦、跑腿代辦、現場受理”等形式實現“零距離”辦理。統籌“老李幫幫團”志愿服務隊、“摩爾志愿服務隊”等12支志愿服務隊伍力量,黨員們通過亮身份踐行承諾,定期面向商圈商戶和群眾開展敬老愛老、美化環境、幫扶助難、文明宣傳、科普技術培訓等活動。通過在“紅立方”黨群服務站設置休息區,為快遞小哥、環衛工人、流動商販、網格員、志愿者等群體提供失物招領、應急充電、食品加熱、緊急救護等服務,搭建“紅色”溫馨家園。

        image.png

        摸清需求,確立服務項目,突出基層服務能力。“紅立方”黨群服務站作為三方樞紐,通過服務微信群、問卷調查等方式,征集群眾對商圈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商圈企業職工和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單,統籌企業資源形成“服務”清單,推行“群眾點單、政府下單、企業接單”的“菜單式”精準服務。同時根據企業發展需求,按季度舉辦商圈論壇,邀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圈企業、銀行等機構參與,及時解決商戶政策支撐、金融服務、人才引進等痛點難點問題,互話合作、共謀發展、互助共贏,進一步增強商圈企業的發展信心。

        (梁浩)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宜兰市| 大安市| 昔阳县| 新野县| 汝南县| 烟台市| 宁化县| 马边| 临朐县| 正安县| 辽源市| 盐津县| 六盘水市| 仪征市| 武威市| 太原市| 抚远县| 镇赉县| 宁陵县| 洪雅县| 竹山县| 含山县| 衢州市| 临海市| 津南区| 色达县| 井研县| 阳山县| 友谊县| 天水市| 荥经县| 奉新县| 新源县| 佛坪县| 新沂市| 百色市| 黄大仙区| 乐平市| 通山县|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