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仁和區地處攀西大裂谷,位于川滇黔資源金三角腹心地帶,是四川南向開放門戶重要樞紐和攀枝花城市南向拓展主陣地,仁和法庭作為仁和法院的派出法庭,在服務農村群眾、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積極探索,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糾紛預防化解體系,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堅持黨建引領,堅定不移把牢創建工作正確方向
近年來,仁和法庭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轄區內各鄉鎮基層黨委、基層組織、基層調解員“多方聯動”工作模式,以法庭為支點,整合多方力量,將綜合力量“請進來”,司法資源“走出去”,構建集預防排查、法治宣傳、糾紛調處、信訪化解多元化立體式糾紛預防化解體系,深入群眾身邊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活動,讓群眾有更多司法獲得感。2023年1-5月開展集中法治宣傳1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300余冊,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00余人次。
二、堅持源頭治理,重心下移扎牢扎密矛盾化解防線
仁和法庭堅持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將綜治中心職能“搬進”法庭,集多方力量合力化解糾紛。法庭在立案受理前,把相關矛盾推送到對應部門進行訴前化解,對最終不能化解的,依法受理,事實清楚的進行速裁。通過矛盾分流,聯動互通,資源共享,做到定分止爭。通過多渠道受理和調處轄區矛盾糾紛,實現“一體化運作、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2022年仁和法庭案件訴前調解率為80%,平均用時不超過15天。
三、聚力多元糾紛,不斷拓展非訴糾紛解決創新路徑
仁和法庭不斷升級司法便民、利民舉措,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集線上線下立案、信訪接待、訴訟調解等多功能于一體,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中心。對于頻發的家事糾紛、鄰里糾紛,仁和法庭通過協調發動轄區內的網格員,聯系基層共同解紛,探索以網格服務為抓手,“法庭+網格”的糾紛調解模式,并推行“一鎮一法官”,創立“芒果樹下調解室”,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轄區網格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芒果樹下調解室”創立以來,成功調解128件,成功率為73.66%。(胡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