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共成都市委統戰部、中共成都市民主黨派機關總支部開展“牢記囑托,團結奮進”主題黨日活動,以“行走的黨課”形式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感受鄉村振興勃勃生機,感悟中國千年文化自信,上午10點20分,50余名黨員走進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先后參觀了高標準試驗田、生活污水處理池、村衛生站。“要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所到之處,干部和群眾不斷復述著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永豐村考察時的重要指示。
“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激勵著眉山干部群眾以更大的決心謀糧策、筑糧倉。”隨同的民建眉山市委副主委唐蓉介紹,作為“天府糧倉”的重要承載地,眉山市從建設規劃、體制機制、要素保障等多個關鍵環節發力,打出了一套強力“組合拳”。政協、統戰、民主黨派發揮各自優勢,緊跟工作重心,通過走訪農戶、農商、農企和召開各類經營主體座談會等,協助黨委政府摸清糧食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許多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為助力‘天府糧倉’建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調研考察永豐村 民建成都市委供圖
“有效凝聚力量,激活資源要素,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和發展,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發展進程,是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統一戰線的使命擔當。”民建成都市委會干部熊艋建議,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優勢,整合統戰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統戰新動能,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下午2點30分,黨員們走進三蘇祠,首先讀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重要講話。
學習參觀三蘇祠 民建成都市委供圖
啟賢堂、百坡亭、披風榭......沿著總書記考察時的足跡,大家徜徉在紅墻環抱、綠水縈繞的古祠中,駐足在詞意雋永的匾額對聯前,感嘆著“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曠世才情,折服于“孝慈仁愛、厚人薄己”的淳厚家風,感動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
“宦跡渺難尋,只博得三杰一門,前無古,后無今,器識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屬,任憑他千磨百煉,揚不清,沉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共名山。”大殿前,全體黨員肅立齊誦清人楊慶遠為三蘇祠題的對聯,告慰先賢,感悟“三蘇父子”濃墨重彩的人生經歷。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民建成都市委供圖
“這次活動,是成都統一戰線聚焦‘學思踐悟’,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舉措之一。”中共成都市委統戰部機關委員會副書記康洪兵語重心長地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自覺用“三蘇”精神檢視自己的問題,帶頭傳承“三蘇”優秀傳統文化,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統戰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