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黨員隊伍結構,馬爾康市嚴把黨員發展和教育“入口”“質量”“培養”,推動黨員發展規范化,教育和管理制度化、常態化。
嚴格標準,把牢“入口關”。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方針,各級黨組織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在發展黨員各環節全面推行公示制、黨員大會票決制、考察記實制,嚴格黨員發展標準;將致富帶頭人、優秀農民工、大學生村干部進行重點培養,建立《優秀農民工黨員實名制培養發展臺賬》,確定53名優秀農民工為重點培養對象。把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發現、考驗入黨申請人的考場,及時發現、培養和吸納表現突出的先進分子,將22名在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干部納入重點培養對象。
精細管理,把準“質量關”。建立全市5000余名黨員基本信息臺賬,精準把握黨員隊伍整體狀況,定期摸排黨員組織關系,建立失聯黨員、口袋黨員排查處置臺賬;結合黨員“積分評星”,把黨員日常履行崗位職責、參加“三會一課”等情況作為評分內容,提升黨員黨性修養;對農村帶富黨員實行“責任清單+貧困戶”,對老年黨員實行“黨內幫扶+走訪慰問”,對流動黨員實行“信息互動+聯系幫帶”,實現黨員分類精細化管理。
常態教育,把好“培養關”。每年定期舉辦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培訓班,通過講黨章、講黨紀、講黨史、講程序、看影視等多種形式,使入黨積極分子深入理解和掌握黨的基本理論、歷史,加深對黨的認識。結合農村黨員干部“雙重信仰”排查,圍繞“理想信念、政治立場、黨性修養、廉潔自律、遵紀守法”5個方面全覆蓋開展黨員“政治體檢”,分類開展黨員教育,加強黨員談心談話,確保黨員隊伍純潔性。(鄧文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