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四川省蓬溪縣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中心,主動服務大局,切實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扎實推動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婚俗和殯葬改革等方面高質量發展。
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工作。一是領悟精神要旨,嚴抓貫徹落實。全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中央、省市縣會議精神,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第二批主題教育,扎實開展理論學習,制定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學習計劃,結合自學、集體研討、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深化學習效果。今年縣委巡察三組對縣民政局黨組進行了常規巡察,局黨組及時召開專題會、民主生活會、推進會等,以縣委巡察工作為契機,以巡察反饋問題為導向,對反饋意見三大項12個問題40個小項問題逐項整改銷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4月27日至6月14日,遂寧市審計局審計組對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就地審計。審計中發現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存在規劃滯后、居家養老服務縮水、日間照料中心未發揮應有作用等問題,需進一步整改。分管領導嚴格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切實抓好分管領域意識形態工作,自覺把意識形態工作貫徹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之中,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刻把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本質特征、影響因素和演進態勢。二是加強廉潔教育,打造廉潔隊伍。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夯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印發了《中共蓬溪縣民政局黨組關于印發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中共蓬溪縣民政局黨組關于推進2023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簽訂了《縣民政局干部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承諾表》,切實加強了干部的廉政風險防控意識。三是壓實主體責任,抓好安全風險防范。印發了《全縣民政服務機構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實施方案》、《全縣民政系統安全生產“迎大運?保安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聯合住建、消防等部門對各股室、各下屬事業單位、全縣民政服務機構開展聯合檢查,牢筑民政領域風險底線。在信訪工作上,2023年辦理省委第七巡視組信訪件2件、四川省網上信訪系統交辦件3件。全年無安全事故,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落實救助政策,兜牢民生保障底線。一是預警幫扶對象,精準開展救助。全面使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平臺,按月與教體、人社、等部門開展常態化數據比對,實現平臺預警監測功能,2023年已辦結773條,正在辦理162條,待辦理591條。二是拓展社會福利,保障基本生活。高標準打造完成“扶殘助困一件事”窗口及精神障礙患者社區康復中心,全面落實殘疾人補貼政策。截止目前,全縣有困難殘疾人6543人,一、二級重度殘疾人9728人(其中:一級4026人;二級5702人),智力精神三、四級殘疾717人,共發放1716萬元。三是完成各項救助,緩解生活壓力。今年,該局向上爭取福彩公益金184.84萬元,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2239.42萬元,社會救濟救助補助資金827萬元。全縣城鄉低保對象16308戶21045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030戶1318人;農村低保對象15278戶19727人,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達到454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水平達到300元,位于全市最高水平。今年已實施臨時救助5475人次,發放救助金1050萬元。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城鄉低保調標工作,預計于12月調標完成,并對調標資金進行補發。全年為6000余名特困老人發放供養金共計5875萬元。其中特困生活費4736萬元、護理經費686萬元、醫療救助243萬元、敬老院管理和運行費210萬元,為2萬余名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1100萬元。對3556名失地農民,892名領取利息人員分別按月發放生活補助金和利息共計830萬元。按要求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年審工作。開展大學新生一次性助學工作,目前已有54名困難學子得到救助,救助金額23.8萬元。2023年,縣救助站為3名長期滯留人員辦理落戶安置并納入特困,實施救助126人次。穩步提升兒童福利保障水平,2023年發放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費共計351.8萬元;低保兒童補助金592.068萬元;殘疾兒童兩項補貼48.898萬元;特困兒童補助金7344萬元。積極開展孤困兒童助學活動,2023年發放孤兒助學金32.5萬元。2023年9月起,將1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助學保障,發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金1.5萬元。為258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代繳了城鄉醫保,累計使用資金9.03萬。
關愛“一老一小”,彰顯民生保障溫度。一是布局助餐網絡,便利老年群體。建設“1+3”助餐網絡,在普安街道辦養老服務綜合體開展居家養老和老年助餐服務,積極構建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56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二是用心敬老愛老,開展結對幫扶。2023年,縣老年大學以“關愛老人、情暖夕陽”為主題,開展了老年大學與鄉鎮敬老院“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一個教學班對接一所鄉鎮敬老院,每個教學班選取5-10名低齡老人組成志愿服務隊,今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共40次。三是強化未保機制,織密未保“網絡”。2023年,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兒童類社會組織參與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投入項目資金41.432萬元。依托學校和家庭,以未成年保護工作站為陣地,積極開展兒童關愛主題活動。出臺《蓬溪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調整特殊困境兒童結對關愛幫扶相關工作的通知》(蓬未保組〔2023〕2號)和《蓬溪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蓬溪縣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蓬未保組〔2023〕7號),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幫扶機制,在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1”結對幫扶的基礎上,進一步將低保家庭中的重殘重病兒童納入“1+1”結對幫扶。
探索實踐創新,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一是完善慈善體系,打開合作格局。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構建“大慈善”工作格局,與南充市嘉陵區共建“蓬嘉社工明天計劃”,兩地分別成立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推動社會工作服務、社工培育、慈善互助等實現跨區域協助。蓬溪·嘉陵慈善事業合作簽約暨項目啟動儀式在蓬溪縣市民中心舉行,成立了蓬·嘉神會工作發展基金,共募集資金34萬元。6月15日,遂寧慈善大會蓬溪愛心企業,共捐款357萬元。開展慈善助學活動。截至目前,共資助大學生9人45000元,高中生3人9000元。“9.5”中華慈善日,縣慈善會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愛在蓬溪大病救助”項目,倡導全縣掃碼“一起捐”。項目截止10月17日,已籌集善款9358.72元,共有1686人參與捐贈。二是回應群眾關切,優化服務供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120萬,對赤城鎮玉泉社區、金橋鎮高坪社區、蓬南鎮忠交社區實施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能力提升項目。目前,項目正有序開展。三是規范村級事務,開展專項清理。縣民政局聯合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等8個部門出臺《蓬溪縣貫徹落實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意見分工方案的通知》,制發《關于開展村(社區)公眾號、政務APP和工作群等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導19個鄉鎮、1個街道和蓬溪經開區成立工作專班,對各類“僵尸群”、“僵尸公眾號”政務APP和表格等開展全覆蓋排查清理,共清理牌子940余塊,共解散工作群95個、減少35%,清理政務APP和公眾號64個、減少14%,整合統計表格3類、減少0.03%,
鍛造人才隊伍,提供民政人才支撐。一是積極宣傳動員,激勵干部成長。廣泛發動干部職工以及社區、社工機構組織的從業人員參加每年全國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社工人才。今年共評選出2名書鄉社工之星。二是落實配套制度,保障薪酬待遇。保障社工的薪酬待遇,報考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513人,開展社會工作者培訓兩次,參訓人員達五百余名。截止目前,蓬溪縣共有取得國家資格證書的社工師192名。三是凝聚多方合力,熱心志愿服務。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開展面向全體社區居民、醫療衛生等社會服務項目。目前,全縣志愿者服務隊258個;志愿者總數為49335人;實名認證的有41076人;志愿服務總時長為:547385.32個小時活躍度為83.25%。
推進基礎設施,筑牢為民服務根基。一是承辦養老賽事,弘揚健康理念。10月22日至24日,福康樂齡養老中心成功承辦“福康樂齡杯”門球大賽,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48支代表隊,近500名門球愛好者展開激烈角逐,共度門球“盛宴”,共享健康生活。二是推進殯葬項目,造福一方百姓。完成寶寧園的項目立項、用地預審、選址論證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及規劃調整方案過規等前期工作。目前,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拆遷房屋共計179戶,已簽訂拆遷協議177戶(其中還房安置89戶,貨幣安置88戶),拆遷協議簽訂率達98.8%,拆除房屋建筑物165戶,房屋拆除率達到93.2%,已兌付房屋補償款2040萬元。三是建設公益性公墓,助推鄉風文明。全縣共有公益性公墓7個,已建成墓穴4200個。大石鎮、蓬南鎮農村公益性公墓已完成選址,預計2023年12月開工建設。縣殯葬服務中心和寶寧園項目152.39畝建設用地待人民政府審批,一期公益用地225畝已報送省自然資源廳審查。
細化專項事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一是開通全國通辦,熱情周到服務。縣婚姻登記中心堅持試點實施全國通辦,2023年辦理結婚登記1605對,辦理離婚登記588對。補發結婚登記1150對,補發離婚登記152對,登記合格率達100%。二是落實惠民殯葬,減輕群眾負擔。積極執行殯葬救助政策,2023年1-11月火化遺體515具,實施殯葬救助458具(含異地火化),發放殯葬救助資金61萬元。三是管理區劃地名,提高行政效能。蓬溪縣高質量完成國家地名信息庫信息錄入工作,蓬溪縣“地名專項行動”項目完成五大類地名,共6392條地名信息的采集、修改和錄入,并且全部入國家地名數據庫。
(李艷 鄧如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