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是實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后一公里”,異地執行受距離遠、潛在風險多等因素的影響,一直是執行中的難點。近日,達州市通川區法院執行干警奔赴千里之外的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有力打擊了規避執行、抗拒執行人的囂張氣焰,生動詮釋了“執行永遠在路上”的莊嚴承諾,讓“紙上權益”兌現成“真金白銀”。
該案系一合同糾紛,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干警發現金某、陳某名下的房屋、銀行賬戶等財產已被其他法院查封,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執行法官的反復釋法明理下,申請執行人趙某和被執行人金某、陳某達成和解長期履行協議。然而,僅僅履行幾期后,金某、陳某就杳無音信,案件執行陷入僵局。
“法官,我確定了被執行人的地址!現在請求法院執行!”一個來自申請人的電話,帶來了跨越千里的亮光。
異地執行,兵貴神速。通川法院執行局立即根據線索,緊急部署,3小時火車,又輾轉2小時飛機,干警們一路疾馳,奔赴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為保證執行效果,途中,執行法官成功聯系上洞頭區人民法院執行局,請求予以協助執行。落地后,干警們顧不上舟車勞頓,迅速前往被執行人的住處,在洞頭區人民法院的強力協助下,執行干警在小區停車場找到被執行人陳某,順利將其拘傳到洞頭區人民法院。
下午3點,執行法官組織進行調解。然而,面對執行干警的釋法說理,被執行人陳某仍拒不履行,甚至以“拖字訣”挑戰司法權威。
面對被執行人強硬的態度,晚11時,執行干警宣布采取強制措施,決定對被執行人進行司法拘留及異地關押措施。冰冷的手銬、嚴肅的法律程序,讓被執行人切身感受到“法律紅線不可逾越”。
隨后,被執行人家屬主動聯系法院,提出代為履行部分債務十萬元,并就剩余債務與申請人展開協商。這場歷時8小時的拉鋸博弈,終于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執行法官當場制作執行筆錄,并嚴肅告誡陳某:“希望你能按和解協議按期履行,不然你跑再遠,我們還是會找到你!”
據介紹,下一步,通川法院將持續緊盯執行難題,用足、用好各項強制措施,發揮跨地區執行合力,堅決打擊逃避執行、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等行為,用實際行動打通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
(廖家勝 郭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