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特殊區位及歷史等因素影響,長久以來,毒品問題嚴重侵害涼山人民的身心健康、嚴重影響涼山形象、嚴重阻礙涼山發展。
十八大以來,涼山進行史上最嚴禁吸戒治行動,“2+3+X”戒毒康復模式(兩年強制隔離戒毒,三年集中社區戒毒康復,X年循環閉合)全面實施;社戒社康工作站運用“索瑪花平臺”,對吸毒人員實時動態管控;“1+15+N”綠色家園及工作站閉環式戒毒康復體系全部建成投用,強戒出所、涉毒出監人員均轉入“1+15+N”,實施戒治康復回歸、就業安置幫扶;落實脫貧攻堅“治毒戒毒救助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清零,戒斷三年未復吸人員大幅上升。
如涼山州會理縣按照《涼山州服務救助吸毒人員“十項措施”》文件要求,對登記在冊吸毒人員就業安置、醫療救助、文化教育、權益維護等方面推出“十項服務救助措施”,解決就業困難吸毒人員25人,就業率100%;成功申請低保19名,每年為200名戒毒康復人員免費體檢;對吸毒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就業指導共計8期,培訓人員673人次。
此外,會理縣積極探索建立風險評估室,在全省率先采用多層語音情感分析自動評估系統,以最新科技為支撐,結合會理吸毒人員實際,設置五個問題模塊,即:對毒品的認識,社交朋友圈,脫癮狀況,復吸及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對回歸社會生活的期望,解決了傳統單一的談話風險評估模式存在的主觀性、隨意性問題,提高風險評估的準確性、科學性和評估效率。為社區戒毒(康復)綜合評估工作和人員分類管控提供了科學、客觀依據,實現精準管控。
今年第二輪已對168名戒毒(康復)管控人員進行了風險評估,其中評估出低風險117人,中風險33人,高風險18人,中、低風險占比89%。隨著科學全面的服務矯正體系的搭建,2017年以來到期解除社區戒毒(康復)順利融入社會88名,外流販毒從2013年最高峰31名降至今年1人,復吸人數從2017年269名逐年下降至今年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