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孜州人民檢察院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創新工作方法,通過“監督+和解”雙輪驅動模式,與瀘定縣人民檢察院開展聯動協作,成功化解一起歷時多年的行政爭議案件。該案的成功辦理不僅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更達到了“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彰顯了檢察機關在促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中的重要作用。
協同發力“一盤棋” 提升案件質效
甘孜州人民檢察院切實發揮“頭雁效應”,構建上下聯動的一體化辦案工作機制,由州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胡邦勇擔任組長,瀘定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布洛擔任副組長,統籌整合兩級院行政檢察業務骨干組建專業化辦案團隊。案件受理過程中,辦案團隊堅持“全面審查、深入調查”的工作原則,聽過調閱案件卷宗、復核關鍵證據、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全方位梳理案件脈絡,主動與審判機關溝通對接,精準把握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情況。在對案件進行細致的研判后,辦案團隊秉持“法理情相融”的調解理念,通過多輪次溝通疏導,既講透法律規定又分析利害關系,既解開思想疙瘩又提出可行方案,為最終實現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接訪架起“連心橋” 化解矛盾糾紛
為徹底解決該起案件引發的矛盾糾紛,胡邦勇檢察長牽頭搭建“多方協同”化解平臺,組織相關行政部門召開案件協調座談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在前期扎實辦案基礎上,胡邦勇檢察長直面申請人開展接訪工作,認真聽取了當事人訴求,針對其申請監督的內容,進行“一對一”釋法明理,既立足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闡明法理,又設身處地分析利害關系疏導情緒。其專業細致的解答令申請人深受觸動,自愿撤回監督申請,促成雙方在平等協商基礎上達成和解。該案的成功辦理,是“法理”和“情理”的高度融合,充分體現了法律的“智慧”和“溫度”。通過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在維護司法判決和行政裁決權威的同時,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檢察機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
檢察長接訪是落實最高檢“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傳遞司法溫度,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的重要舉措之一。甘孜兩級檢察機關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常態化落實檢察長接訪、包案制度,充分發揮“頭雁效應”,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面對面解決群眾訴求,注重釋法說理和問題解決,做實做細行政檢察工作,以高質效檢察履職積極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和檢察溫度。(馬婷、馬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