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質效,逐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著力營造知法、學法、懂法、用法的校園法治大環境,筑牢未成年人保護的前沿陣地。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色達縣人民檢察院組織開展專題檢察開放日活動,在全縣中小學范圍內聘用18名優秀學生骨干為“校園小檢察官”,并聯合縣教體局、甘孜縣檢察院,邀請“校園小檢察官”、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等30余人赴甘孜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共同開啟以“今日小檢察官·明日法治棟梁”為主題的法治游學之旅。
法治沙龍,寓教于樂。在行駛的大巴車上,陣陣歡聲笑語傳出窗外,那是未檢檢察官和孩子們正在開展法治互動,檢察官“童聲童氣”的向孩子們講述著校園法治故事,用貼近校園生活的方式,傳播著法治的溫暖和能量,引得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快樂的暢游在法治的海洋里,時不時提出的問題,檢察官也會以互動的形式答疑解惑,讓孩子們理解的更深刻、更具體,忘記了旅途的顛簸和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完全沉浸在了這場短暫而美好的法治沙龍中。
教育觀摩,思行并進。抵達甘孜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后,在檢察官的引領下,孩子們有序參觀,安靜聆聽,稚嫩的小臉上滿是認真和堅定的神態,基地內濃重的文化氛圍、多樣的法治科普、具現的情景互動,都促使孩子們在內心深處不斷思考,在行動行為中聚勢賦能,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和了解到違法犯罪不可為,保護自身用法律的正確價值觀,從而更好的度過校園生活和學生旅途。
勇敢擔責,青春有為。最好的體驗和教育,就是身臨其境。在隨后開展的模擬審判中,孩子們在檢察官的指導下,扮演起了“法官”“檢察官”,充當起了“原告”和“被告”,圍繞檢察官制定的主題,孩子們各抒己見、敢言善爭,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和線索,開展了激烈的模擬庭審活動。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了各個角色后,孩子們紛紛表示:“我們不能犯罪,犯罪了就要被審判,要坐牢,就不能在學校學習,將來也會一事無成”“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遠離犯罪,才能平安健康的長大,為社會做貢獻”。
模擬庭審后,色達縣人民檢察院擇優為3名優秀“校園小檢察官”頒發聘用證書,以資鼓勵。為參與活動的其他“校園小檢察官”、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發放紀念品,“今日小檢察官·明日法治棟梁”為主題的法治游學之旅圓滿結束。
活動最后,色達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閻勁對色達縣教體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兄弟院的全面配合表達由衷謝意。指出此次法治游學活動是強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創新舉措,是提高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質效的重要載體,是促進未成年人牢固樹立法治意識,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關鍵途徑,為構筑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未成年人教育保護工作格局夯實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閻勁強調,青少年法治教育責任重大、關乎未來。法治教育必須從孩子們抓起,深入開展貼近童生、走進童心的法治教育活動,深刻認識到法治教育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們自己,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孩子們心口相傳,校園是屬于孩子們的,檢察官只是引路人,而“校園小檢察官”是法治的傳播者,是校園法治環境的奠基者,希望“校園小檢察官”們能夠在校園生活中,引導同學們自覺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養成尊法守法習慣,拿起法律的武器與犯罪行為作斗爭,一起邁向更加燦爛的明天,迎接美好的未來。
閻勁要求,一是要堅持黨建引領,打造亮點特色品牌。要堅持黨建+業務深度融合,以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推動業務工作整體持續向好發展。要深度挖掘色達文化底蘊,結合檢察工作實際,打造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推出一系列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預防保護工作舉措,傳播檢察正能量,為未成年人茁壯成長擎畫法治藍圖。二是要凝聚保護合力,優勢互補共享資源。要堅持構筑橫向協作、同向發力的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新格局,匯聚起各職能部門、各中小學校、學生家庭、社會各界和校園生活中未成年人關心關愛的點滴力量,形成資源優勢共享,信息互補的工作模式,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注入蓬勃法治動能。三是要注重建章立制,以點帶面全面鋪開。要注重提煉總結“校園小檢察官”日常“工作”動態和成效,建章立制促進此項工作常態化機制化開展,將“校園小檢察官”的“工作”成果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要依據,并在后續工作中,分年級層面、按學生推選等方式,聘用更多“校園小檢察官”參與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中,進一步系緊扣牢檢察官和孩子們的溝通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