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各地肆虐蔓延,一時間,曾經不起眼的口罩,成了最稀缺的珍貴物資。
她叫尼雪,康定市人民檢察第一檢察部的一名年輕干警,她有態(tài)度、有行動,更有溫暖。她知道疫情防控物資緊缺是當前所有人面臨的問題,于是她開始了屬于她的行動。聯(lián)系了很久未聯(lián)系的同學、找了朋友的同事、求了同學的同學,只為能爭取一點防疫物資。
身邊的朋友都知道她在尋找防疫物資,那天,一個同學聯(lián)系她說,有一批哈薩克斯坦的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如果順利過關,可以分給她,但是開不了票。想都沒想立馬答應:“沒關系,開不了票我就自己買來捐贈,只要能夠拿到物資給最需要的人就行。”
接下來的幾天,尼雪一直在坐立不安中度過,半夜家人都在熟睡的時候,她拿著電話和朋友溝通,著急這批物資是否能順利采購。但天不遂人愿,因為種種原因,這批口罩沒能順利通關。尼雪哭了,她說:“我們沒口罩沒關系,可以不出門,在家里還是安全的,可現(xiàn)在無論是醫(yī)生、護士,還是依然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不能沒有啊。”
失落了一陣,她立馬擦干淚水,繼續(xù)尋找。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她通過朋友,尋找到了一批醫(yī)用口罩,雖然這時口罩的價格已是往常的2倍,但在她看來只要能拿到口罩,這些都值得。雖然錢已經匯給了朋友,但經過上一次的經歷,她的心一直懸著。終于,她收到了發(fā)貨的單號,她只回復了一句“我可以安心的睡覺了。”她說:“可惜朋友只能分2000只口罩給我,比起需求來說,這簡直是杯水車薪。但哪怕只有一只,我也不能放過,都要送到防疫一線去。”
在收到口罩的第一時間,尼雪就和丈夫將口罩分裝,送到了防疫一線。她說:“我把大部分口罩贈送給了州經信局,因為全州的防疫物資都由他們統(tǒng)一調配,他們一定能把口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剩下的口罩分給了一直堅守崗位的我的同事們和州檢察院、州醫(yī)院后勤科等,他們雖然不在一線,但后方物資依然緊缺。”尼雪的朋友知道她捐贈口罩后,紛紛打電話來,問她還有沒有剩余。她笑著說:“朋友們都以為我有很多口罩了,可是他們都沒想到我竟然沒給自己留一些,用的口罩依然是已經用過3天的。”她接著說:“其實剛開始我是給自己和家人預留了一些的,可是我的一位同事在收到口罩以后給我打來電話說,前幾天值班因為到處找不到口罩,她用女兒的尿不濕自己做了2個口罩佩戴,真的謝謝這時候的雪中送炭,這是她拿到的第一個醫(yī)用口罩。當時我又一次淚目了,明白需要口罩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就把留給自己的也送了出去。比起那些努力奮戰(zhàn)的人們,我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雖然找到這一點點的口罩也不容易,但和防疫一線的工作 人員相比,那可真是微不足道啊。”
與此同時,尼雪還聯(lián)系朋友,定向向甘孜州捐贈了1萬余雙醫(yī)用手套。她說:“抗擊疫情的一幕幕情景讓我感動的潸然淚下,在國家危難之時,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要扛起社會責任,人人奉獻擔當,而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平凡的事。”(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