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省法院司法警務工作暨“六專四室”建設推進會在成都召開,筠連縣法院作為全省“六專四室”建設基層法院代表受邀在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筠連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胡浩以“搶抓機遇、因地制宜、拓展運用,努力打造山區法院‘六專四室’建設樣板”為題,從怎樣克服位置偏遠、設施陳舊、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怎樣具體推進“六專四室”建設,怎樣把建設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果,三個層面詳細介紹了筠連縣法院“六專四室”建設經驗。下面,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建設“六專四室”的吧!
為切實推進“六專四室”規范建設,筠連縣法院以“搶抓機遇、因地制宜、拓展運用”為工作思路,對照全國法院“三年規劃”驗收標準,立足實戰需要,突出自身特色,努力打造山區法院“六專四室”建設樣板,在全省法院司法警務工作暨“六專四室”建設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一、搶抓機遇、深化認識,積極爭取重視支持。
一是認識先行,搶抓發展機遇。召開專題黨組會研究部署建設工作,將“六專四室”建設作為重大發展機遇,納入中心工作進行重點規劃、重點安排、重點落實,確保認識到位、方向正確。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出臺《關于開展“六專四室”規范化建設方案》,建立工作臺賬,嚴格制定時間進度表,明確各部門、各環節職責,限時間、抓進度,確保工作開展有力有序。
二是保障先行,爭取重視支持。院黨組先后向縣委、縣政府、縣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專題匯報“六專四室”建設工作,詳細介紹建設背景、建設意義、建設條件等情況,爭取到縣財政資金支持。主動將“六專四室”建設納入縣人大常委會視察法院工作板塊,邀請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實地開展視察,為“六專四室”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氛圍。
二、對標對表、因地制宜,扎實規范推進建設。
一是立足實際,優化方案。嚴格對標對表全國法院“三年規劃”驗收標準,逐項逐條對照檢查,拉出問題清單,逐一制定整改落實方案,確保建設目標不變、要求不降、標準不亂。立足實際,對審判辦公大樓原有建筑功能分區進行優化,并對刑事審判區與其他功能區進行合理區分,拓展“六專四室”空間布局。充分運用通道、隔間、大廳等場所,以“配齊、配強、配全、配好”為建設標準,突出安全性、規范性、實用性,繪制路線圖,制定進度表,限期完成升級改造。
二是聚焦重點,扎實推進。突出整體安全,鋪設應急警報和對講機專線,配置標準化專用囚車和警務保障車,專用通道全封閉、囚室內弱電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所有墻體凸角軟包裝等一一落實;增購快拔套、執法記錄儀、全網通對講機等警用裝備,充實警用裝備庫。突出科技集成,安裝專用門禁系統,隔離法官通道和羈押通道,在羈押進出場所設置AB門系統,若門鎖開啟5秒以上未關閉,將自動報警;對六間羈押室軟包鐵門實行司法警察一對一指紋密碼鎖,開關門留痕記錄與值守司法警察職責無縫銜接。
三是完善制度,規范管理。以“六專四室”建設為契機,先后制定完善了《裝備室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創新推出《“五小練兵”實戰化訓練方案》《“執警一體化”實施方案》,以制度促規范保提升。全面梳理排查警務安全風險,制定警務安全風險責任清單,做到對癥施策、綜合化解。定期開展專項督察,按季度制發執法規范化建設形勢分析通報,倒逼執法規范化。
三、拓展運用、突出效果,提升保障服務水平。
一是剛性運用,成效顯著。2020年初,“六專四室”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場所面積大幅增加,各分區體系完備、功能齊全,既相對獨立又協同一體。一年來,已使用“六專四室”完成376名被告人的押解工作,均未發生被告人脫逃、自傷、自殘的情況,并成功處置了4起突發事件。在全市法院“六專四室”交叉檢查驗收中,筠連縣法院取得了達標率排名全市法院第一的優異成績。
二是功能拓展,更加多元。靈活利用樓道、樓頂閑置場所,延伸建設司法警察訓練場、文化長廊,使得“六專四室”兼具“文”的品味、“化”的功能。將“六專四室”與執警一體化、全院安防等工作深度融合,在激發“六專四室”場所功能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安防系統對辦公區、審判區、院壩、法庭等重點場所全天候、全視頻覆蓋,提高法院智慧化運轉水平。省法院王樹江院長、劉佰利總隊長調研期間給予積極評價,多家兄弟法院先后來院交流學習。
三是隊伍賦能,提質進位。規范化運行的“六專四室”極大提升了司法警察的職業尊榮感,比學趕超、爭當先進的職業氛圍迅速形成。依托“六專四室”建立司法警察室外訓練場、體能訓練中心、射擊訓練場,結合創新推出的五小練兵訓練模式,通過實訓、實練、實戰切實提升了司法警察能力素養。2020年,筠連縣法院被表彰為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執法規范化建設活動先進集體。
(曹建 傅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