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依法治疫 長治久安

        來源:法制與社會發展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3-11 17:46:55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等重要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戰略、策略問題和公共衛生安全治理問題,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對如何充分發揮法治在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總體戰中的保障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發揮法治在公共衛生安全治理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指明了目標方向。

        依法治疫,應當做到以下八個堅持: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疫情防控的根本目的是保護人民、造福人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健全完善的法治體系保衛公共衛生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權、生存權、健康權,保障人民群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防控的知情權、建議權和監督權,保護患者和疑似病人的治療權、預防權、個人信息權、人格權、隱私權、財產權等。

        第二,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其要義是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其關鍵是守規則、重程序,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在防控疫情的吃勁時刻,總書記再次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其意義非同尋常。歷史經驗證明,只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突發事件和重大問題,黨委和政府才能全面系統地看待和處理問題,其決策才更科學、更權威、更有公信力,其行動才更理性、更堅定、更有效,也才能避免或盡可能減少遺留下難以解決的棘手問題。

        第三,堅持立法優先,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守法、法治監督共同發力。立法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制度力量和防線,要加快完善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法律體系,特別是補齊大規模疫情發生時法律供給側不能有效保障的短板和弱項。鑒于常規立法、修法周期比較長,難以及時滿足防控疫情的法律需求,立法機關當前可采取改革開放以來行之有效的“打包修法”方式,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法決定的形式,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等采取一攬子修改,待以后啟動全面修改這些法律的程序,亦可針對疫情防控問題作出專項決定,以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在立法機關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委托法律專家或法學社團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

        第四,堅持嚴格執法,上緊法治戰“疫”的發條。從嚴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嚴格執行有關疫情應急處置的法律規定和政令,堅決有力防止疫情蔓延。要切實加強治安管理,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制假售假、造謠傳謠、散布不良信息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利益不受侵犯。要抓好源頭治理、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

        第五,堅持公正高效權威司法。依法從重從快辦理危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案件,既打擊罪犯又震懾欲犯并警示眾人。對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各種涉法糾紛案件,要及時處理,化解矛盾,定分止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最高司法機關要加強對相關法律適用解釋和類案審理的指導工作。法學界法律界要加強對涉疫新型訴訟問題的研判,為依據法律法規、政策政令、公序良俗處理新型訴訟和糾紛提供務實管用的司法建議。

        第六,堅持做好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全面加強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學法、懂法、用法,樹立依法防疫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法律服務機構要提高疫情防控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特別是為基層社區和困難群眾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讓依法防疫和科學防疫同時深入人心。

        第七,堅持依靠群眾依法治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范圍廣泛的人民戰爭,每個公民都是抗“疫”戰“疫”的第一戰斗力,同時也都必須依法積極履行防控疫情的各項義務,正確行使相關權利。要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理念和決策,加快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公共衛生治理共同體,凝聚人民群眾集體智慧、戰“疫”精神和磅礴力量戰勝疫情,共建健康中國、美好中國。

        第八,堅持嚴厲嚴密的法治監督。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實施的關鍵在于監督。這次疫情暴露出我國法治體系的諸多短板和弱項,其中最突出的是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未究,最要害的是某些公共衛生職能部門失職瀆職以及某些地方“關鍵少數”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沉痛的教訓警示我們,必須有的放矢地強化法治監督,對失職失責者嚴肅問責,對違犯黨紀政紀者嚴格執紀,對瀆職犯罪者嚴厲追責。在疫情防控期間和疫情過后,要進一步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和創新,推動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確保法律制度的尊嚴、權威和有效實施。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江阴市| 沂南县| 临城县| 周至县| 公安县| 博罗县| 渭源县| 新泰市| 万宁市| 且末县| 临猗县| 绥滨县| 驻马店市| 岐山县| 昌黎县| 双城市| 卓资县| 临江市| 康保县| 桓仁| 仁寿县| 安乡县| 抚远县| 三都| 常德市| 赣州市| 闻喜县| 剑河县| 静安区| 千阳县| 长汀县| 西畴县| 兰溪市| 黔江区| 忻州市| 阿城市| 威海市| 桂阳县| 新兴县|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