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5月15日,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龍華法庭干警穿上“牽牛花”專屬LOGO普法T恤,走進轄區茶企、村民委員會,以"普法宣傳+精準服務"的形式開展系列有溫度、有深度的法治宣傳活動,為基層治理注入法治動能。
茶香氤氳話“典”法 送法入園潤人心
在龍華鎮興榮茶企的法治宣傳現場,龍華法庭干警化身“法治宣傳員”,通過懸掛橫幅、發放民法典宣傳手冊、快問快答等方式,圍繞茶企關注的合同簽訂、貨款追討、用工風險等問題進行重點答疑講解。針對茶農關心的勞動權益保護、土地承包等熱點問題開展快問快答,共計解答法律咨詢30余人次。法庭干警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茶企管理人員、茶農普及與之切身相關的民法典知識,幫助企業筑牢合規經營“防火墻”。茶企負責人感慨道:“這樣的普法活動太實用了,既解答了我們的經營困惑,也讓員工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希望以后多來!”
村委座談聽民聲:法治“問診”解民憂
在龍華鎮八仙山村村民委員會,一場“問需于民、問計于法”的座談會拉開帷幕。法官與村民們圍坐一堂,以“家長里短”式交流,了解群眾在婚姻家庭、土地流轉、民間借貸等方面的法律需求。“鄰居蓋房占了我家宅基地怎么處理?”“我的兒子不贍養我能起訴嗎?”“親戚借了我錢不還咋才能要回來?”,針對村民們的“急難愁盼”,法官逐一分析法律關系,提出調解建議和維權途徑,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物權、繼承、侵權責任等相關條款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向村民發放了印有龍華法庭工作電話和工作微信二維碼的便民聯系卡,方便群眾隨時咨詢法律問題。“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現在才曉得民法典就是‘生活百科全書’,跟咱們種地、蓋房、打官司都有關系!”村民王大叔的一番話,道出了現場群眾的心聲。
普法惠民“典”亮心:讓法治成為生活底色
此次系列宣傳活動,龍華法庭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50余人次,吸引100余名群眾參與互動。從茶企車間到村民委員會,從法律“干貨”講解到趣味問答,龍華法庭以“接地氣”的方式,讓民法典從“紙面”走向“生活”,讓法治觀念在基層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實施,基層法院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龍華法庭負責人蔣唯表示,下一步,龍華法庭將持續創新普法形式,聚焦群眾需求,推動民法典宣傳常態化,讓法治真正成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堅強保障,為鄉村振興和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法治動能,讓民法典真正成為群眾美好生活的"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