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周日,內江氣溫直逼40℃。8時許,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食堂后廚里,廚師長李大姐望著停擺的燃氣灶急得直擦汗-老食堂已經拆除,新食堂因燃具設備安裝連接,還沒用上燃氣設備面臨"斷炊",1000余名患者和醫護的午餐成了難題。
“喂,是內江燃氣客服嗎?我們新食堂需要供氣!”8:15,客服熱線接到求助電話。正在值班的譚軍和楊友對視一眼,抓起工具包沖出門:“醫院食堂涉及患者用餐,耽誤不得!”
兩人頂著烈日驅車趕到醫院。此時,后廚地面溫度已超50℃,金屬管道被曬得燙手。檢查試壓不成功,“先查總閥!” 經驗豐富的譚軍貓腰檢查管道接口,汗水順著下巴砸在地面;楊友則手持測漏儀,沿著30米燃氣管道逐寸檢測,工裝后背很快洇出深色汗漬。“主管道閥門無問題,再看看設備端。”15分鐘后,譚軍擦了把臉,精準判斷出故障點,設備廠家沒安裝好連接管的膠墊。
更換密封墊、重新打壓測試、逐戶調試灶具……兩人默契配合,汗水浸透的工裝換了二次,終于在10:40讓所有灶臺騰起藍色火焰。“原本以為至少要等大半天,沒想到一個多小時就解決了!”院領導和食堂負責人看著熱氣騰騰的飯菜順利出鍋,連聲道謝。
“醫院是民生保障的重點,患者和醫護等著吃飯,我們慢一步,大家的午餐就涼一分。”事后,譚軍抹了把臉上的汗說。楊友則補充:“高溫下設備易'鬧脾氣',我們多檢查一遍,安全就多一分。”
從接警到恢復供氣,75分鐘的緊急救援,不僅讓新食堂按時飄出飯香,更用行動詮釋了"民生無小事"的服務理念。在這個逼近40℃的周日,兩位燃氣客服用浸透汗水的工裝,為千余名患者守護住了"熱飯香"里的民生溫度。(梁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