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縣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以“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為核心,聚焦“州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推動產業融合、城鄉聯動,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高原特色的商貿物流發展路徑。
理塘縣緊扣國家“一帶一路”和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建設機遇,提出“六型經濟”發展戰略,其中“商貿物流型經濟”被列為重要支柱。通過構建康南商貿物流基地,主動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和川藏經濟走廊,重點完善“外聯內暢”的物流網絡,打通“消費品進村、特色產品出縣”的雙向通道。將物流園區建設納入城市規劃,推動商貿物流與文旅、農牧、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依托“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物流體系,開辟9條綠色通道,初步實現物流配送全域覆蓋。
理塘縣在商貿物流發展過程中,堅持夯實基礎與品牌建設并重。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方面,建成康藏農牧現代貿易加工園區,入駐引進企業17家,涵蓋倉儲、冷鏈、加工等功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00萬元,產值達2.2億元。加強與中國郵政等物流集團的合作,完成康南陸空物流港建設,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提升多式聯運能力。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鄉鎮站點24個、村級站點134個,共159個,形成“一站式購齊”的農特產品流通網絡;品牌與市場雙向突破方面,通過“天空之城·理塘”品牌矩陣,推動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2024年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額9000萬元,外貿出口額達3000萬元。在成都、杭州等地設立扶貧產品O2O體驗店,并通過“塘塘合作”直播基地,邀請本地大V“達娃在理塘”等帶貨拓展電商銷售渠道,2024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理塘縣推行數字賦能與產業融合的創新舉措,在數字化轉型驅動效率提升上,建設“數字理塘”平臺,整合物流數據資源,推動智能分揀、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降低物流成本15%-20%。引入“互聯網+物流”模式,推動與貨拉拉、滿幫等平臺合作,優化車貨匹配效率,解決傳統物流“空車返程”難題;在產業協同與綠色發展上,推動物流與農牧業深度融合,打造“極地果蔬”“理塘牦牛”等有機品牌,通過冷鏈物流將產品輻射至粵港澳大灣區。推廣綠色包裝和循環物流,減少資源浪費,采用可降解材料包裝農特產品,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理塘縣經濟信息和商務合作局局長楊衛東表示,未來將在打造高原商貿物流新標桿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多式聯運體系,加快陸空物流港建設,銜接公路、鐵路與航空運輸,破解高原地區運輸單一瓶頸,提升長距離物流效能。二是深化東西部協作,借助浙江對口支援資源,建設“高原云倉”等前置倉儲設施,縮短供應鏈響應時間,擴大“東貨西送、西品東輸”規模。三是強化政策與人才支撐,出臺專項獎補政策,支持物流企業申報國家A級資質,培育龍頭企業和專業人才,推動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物流管理、電商運營人才,破解高原地區人才短缺難題。(葉強平 吉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