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下午,眉山市彭山區區長楊靜在區民政局黨組書記易雨、局長張梅、局黨組成員區老齡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劉昶陪同下蒞臨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就協會的工作開展情況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調研指導。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推動志愿服務事業與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
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協會會長劉統華向楊靜區長一行詳細介紹了協會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以及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情況。眉山市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自2015年10月成立以來,在彭山區民政局的監督管理下,秉持 “整合社會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服務群眾、傳播法治”的宗旨,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以“黨建引領+志愿服務”為核心,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志愿精神,他們投身于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奉獻與擔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目前,協會有注冊志愿者420余人,先后成立黨支部、團支部、工會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建立心理服務、治安巡邏、禁毒宣傳、環境保護、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愛老敬老等10支專業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特色志愿服務活動2000余次,服務時間達60000余小時,2024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余次,服務時間10000小時。
在組織建設方面,協會突出“專業化”發展,致力構建優質志愿隊伍。推行“12345”管理模式,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即以建好專業化隊伍為目標,以完善規章制度、服務臺賬管理為抓手,以夯實思想建設、信息化建設、活動陣地建設為重點,以抓好志愿者標識“四亮”工程為措施,以心理和法律咨詢宣傳、環境保護等“五大”重點項目活動為服務載體,形成專業人才核心、嚴明紀律保障、明確發展目標、強大服務功能、積極投身創新社會治理的新生志愿力量。
在活動開展方面,堅持突出“品牌化”服務模式。下設心理咨詢、治安巡邏、疫情防控、文明交通勸導、環境保護、關愛留守兒童、愛老敬老助老等10支專業志愿者服務隊伍,緊緊圍繞參與社會治理各個方面,針對農村、學校、社區等不同領域,積極開展“守護平安”、“心海護航”、“ 疫情防控”、“低碳環?!?、“文明勸導”等品牌服務項目,積極投入社會治理工作。幾年來,志愿者對城市街道和小區進行晝夜治安巡邏,行走和騎電瓶車50萬公里,提示群眾做好防盜、防火、防電信詐騙等5萬余人次,協助公安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80人次,繳獲贓款贓物90件,幫助尋找走失人和走失兒童及調解糾紛200余起;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1000余次;走進學校和社區等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服務學生和群眾15萬余人次;開展“愛河護河”生態保護志愿服務,在五湖四海巡邏時勸導群眾1000余人次下水游泳者,勸導亂丟亂扔垃圾人員3000余人次……
在創新發展方面,協會突出“項目化”運作,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有針對性地推出了“陽光心靈”心理輔導、“平安守護”治安維護、“疫情防控” 服務彭山高鐵站和高速公路、“清河護河”保護環境、“心教育 心公益”和“公益微課堂”關愛未成年人、“快樂童年”和“快樂小東坡-眉好童村”關愛留守困境兒童、“點亮心窗”和“敬老愛老助老”關愛失獨老人和百歲老人等30余個志愿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社區(學校)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和心理疏導、治安巡邏和護校崗、禁毒宣傳、生態環境保護、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敬老愛老等志愿服務活動數百場次,服務群眾20萬多人次。
楊靜區長對協會在隊伍管理、志愿服務項目推進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的補充作用,為彭山區的和諧穩定發展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此次調研活動為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協會表示將以此次指導為契機,持續優化志愿服務項目,加強自身建設,為彭山區的社會穩定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宋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