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川瀘州古藺交警: “最炫民族風”推進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開花結果”

        來源:四川瀘州古藺交警 作者:孫云峰 劉曉燕 發布時間:2023-03-10 16:15:34

        道路交通安全,農村系于一半。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農村地區迎來了交通大發展、車輛大增長,機動化的發展為出行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安全風險也隨之疊加交織。為此,四川瀘州古藺交警以地域特色為基點,因地制宜尋法子,革故鼎新創路子,扎實推進交通安全宣傳“美麗鄉村行”活動在箭竹苗族鄉團結村“開花結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1678436181391.jpg

        古藺縣所轄的箭竹苗族鄉團結村,素有古藺縣“西大門”之稱,是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四川省第四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是古藺縣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村落。域內有90年代清繳土匪遺址、后開發打造成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的大黑洞,是成都、重慶、瀘州、宜賓等地來客入藺的第一站,也是是古藺旅游西部環線上的第一節點。團結村東距古藺縣城區26千米,西距敘永縣35千米,距離G76廈蓉高速震東出口 5公里,距離國道321線5公里,省道312線穿境而過,日均車流量1000—1500輛,交通便利、區位突出。該村面積15平方公里,有7個村民小組、646戶、2746人,苗族同胞占比為42.9%。截至2023年2月,團結村通村道路8條,總里程21.6公里,機動車駕駛員693名、機動車743輛。該村民俗文化氛圍濃郁,每年3月至10月分別有踩山節、苗家風情節、蘆笙節及每月數次的“趕集日”等民俗節日舉行,特別是每年3月的踩山節、7月的苗家風情節,舉辦規模盛大,輻射川、黔、渝周邊縣區,參與人數和游客人數眾多,所處村域內的大黑洞景區年均游客量約在20萬人左右,每年的3月至10月是旅游觀光高峰期。

        自“美麗鄉村行”活動開展以來,瀘州公安交警以此為契機,緊扣“巡回宣講”這一主題,不斷拓展工作思路,指導古藺縣依托縣“道安辦”聯合箭竹苗族鄉政府,結合地方特色創新宣傳方式,豐富交通安全宣傳手段,針對不同對象選取不同內容,因地施材、因人施教,讓少數民族地區交通安全宣傳更“接地氣”。

        依托政府力量保障宣傳工作。箭竹鄉人民政府對道路交通安全高度重視,制定了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宣傳教育規劃并組織實施,落實了交通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并在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保障經費、將遵守交通法規納入村民自治內容等。同時,領導干部帶頭走村串寨參與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加強了對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了宣傳隊伍建設,形成了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合力,切實做到了將法治陽光播撒到苗鄉苗寨的邊遠山村,對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678436213582.jpg

        利用民族語言開展宣傳工作。團結村居住少數民族人口較多,雖大多數中青年村民都會讀寫、聽懂漢語,但一些老年村民和邊遠村寨的村民在還不同程度存在聽不懂、講不來的情況。對此,古藺交警拓寬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在鄉政府配置農村勸導員方面“就地取材”,動員和選用精通苗、漢語的村民或村干部擔任本村、本組交通安全義務勸導員,采用苗、漢語結合的方式在日常勸導工作中為老年村民、兒童講解交通安全常識,傳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重點民俗節日期間開展的“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宣講活動中,組織會苗語的勸導員利用民族語言講解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向群眾宣講交通安全,教育駕駛人安全駕駛、文明出行。

        將民俗文化與交通安全有機融合。“男:春日里來好風光嘞,咪多(姑娘)秀發隨風揚哎,咪彩(小伙子)騎上小鐵驢吔,拉上咪多去趕場喂,扯上三尺花花兒布嘞,繡做咪多新嫁衣哎”。女:“三月里來百花開吔,咪彩心思真真壞誒,騎車不戴安全帽呢,誰家咪多要和你哎,交通安全記心上喲,平平安安把家回嘞”。這是宣傳交警在當地會唱山歌的勸導員指導下編寫的其中一段歌詞,苗族是一個喜歌善唱的民族,喜歡用山歌來互相交流,擅于即興編歌演唱。交警和勸導員根據這一特點,別出心裁地將交通安全常識內容編成詞,動員愛好者創作交通安全山歌,由苗族村民即興編唱,在宣傳活動用山歌宣傳交通安全,或在民俗節日上“一展歌喉”。此外,每逢“踩山節”“相親會”“風情節”等民俗節慶,交警都會到場搭臺子、擺攤子,換上民族服裝開展交通安全宣傳,跟著村民朋友們“吼”上那么幾句,以一種別樣的身份來融入到民族節日里的宣傳中。這種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宣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22年以來,共開展“融合式”交通安全宣傳9場,編寫交通安全“山歌”6首。

        以真情真心促進交通安全深入人心。一些老年村民認為自己常年在家、很少外出,有時候趕集、參節也是走路,對交通安全理念存在排斥心理,認為不坐車就不會有安全方面的擔心,小孩子也會因為認生而拒絕交流。針對這種情況,古藺交警一方面在涉及少數民族村民的交通事故中,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快處快賠、協助維權,并以案講法,讓村民感受公平公正和關心的同時,對親身經歷的事故本身有所了解,讓村民知道怎么走路、怎么坐車,都與生活息息相關,關乎生命、關乎每一次的出行平安;另一方面,在村民與鄰里的“龍門陣”中擺談切身感受,也起到了較好的正面宣傳作用。此外,為增進警民感情,充分調動村民朋友積極參與交通安全,交警在宣傳工作中組織人員到苗寨里觀摩苗族的手工刺繡、一起打糍粑、輔導孩子作業、學習苗語等,并邀請村民朋友們一起拍攝以“警民一家親、苗漢一家人”為寓意的《愛我中華》MV,學著用苗語講安全的宣傳交警常常因為發音不準而逗得大家開懷大笑,而交通安全宣傳就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宣展開來。

        讓交通安全提示走進苗寨每條路。“山路十八彎,小心慎行保平安”、“美景盡收眼底,安全牢記心里”、“這山高來那山低,文明守法好司機”、“喝了攔門酒,不開車子邁步走”、“山美水美人更美,嚴守交規不后悔”、“行經路口剎一腳,咪多咪彩笑開懷”……在團結村每條村道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會看到苗族卡通造型的交通安全警示提示語,或在村口處、路口處、急彎臨崖處,提醒村民或游客時刻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小心謹慎駕車。在游客接待中心的觀光車候車廊處,也設置了有關旅游交通安全的海報圖畫,讓游客在候車、歇息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到,在打發時間的時候可以觀看、學習。這些都是農村交通安全陣地建設中,在交警的指導下由箭竹鄉政府結合團結村道路交通實地打造的具有苗族特色的警示提示牌和宣傳欄。2022年以來,共設置村口、路段警示提示宣傳牌48塊,設置宣傳欄6處,更新4次。

        組建“小分隊”因時制宜進寨入戶巡回宣傳。在交管部門的號召下,社會公益組織、志愿者協會積極主動加入到“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傳活動中,分別在古藺縣平安志愿者協會、古藺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組建“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傳小分隊,以“青春志愿—關愛空巢老人、情暖留守兒童”、“平安古藺 共建共享”、“文明交通 平安出行”等為主題,以寒暑假期間、重要節點等為階段,以“做一頓飯、合一張影、講一次安全、送一樣禮物”等方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同時,針對春耕春種、秋收時節和民俗節日、農歷“趕苗場”群眾出行較為集中的特點,由交警、勸導員、網格員、村干部、民兵、景區安保人員組建的“苗寨宣傳小分隊”深入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和村民家中,采取與村民共勞作、拉家常、街頭設置宣傳點、村民壩壩會、勸導點宣傳、回訪交通事故致傷致亡戶等形式,主動向村民講解春耕秋收等出行期間事故防范、事故自救、參與交通應知應會的安全常識,積極推動“兩站兩員”開展守巡結合式勸導宣傳工作,加強在村民出行高峰時段對拒乘超員車、無牌車、拖拉機、農用車、三輪車以及酒后禁駕、無牌無證、一盔一帶等方面的宣傳提示和勸導,使重要節點不漏人、不漏管,形成交通安全無縫覆蓋,力爭讓每一位村民都能接受一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此外,巡回宣傳活動還將目光聚焦到農村地區的未成年人,通過開展巡回宣講活動,為美麗鄉村帶來更多趣味性、體驗性、互動性更強的安全知識,推動農村地區交通“一老一小”安全素質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各小分隊已開展交通安全宣傳20余場次,基本實現全村交通安全宣傳全覆蓋。

        建立“警區+景區”模式開展旅游交通安全宣傳。旅游業是團結村乃至全鄉的支柱產業之一,每年3至10月是“大黑洞”景區的旅游觀光高峰期,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高的海拔,“大黑洞”景區成為本地和周邊群眾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賞景、冬季戲雪和感受苗家文化風情的好去處,年均游客量在15—20萬人次。為做好旅游交通安全,服務好地方經濟、文化建設,交管部門聯合鄉政府和村委采取“警區+景區”模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即“警區”內的交通參與者、交通活動由交警監管和開展宣傳教育;“景區”內的交通活動由政府監督、村委參與、交警指導,對景區從業人員進行常態化宣傳教育、觀光車的維護保養以及景區內專用道路的隱患排查治理,交警適時進駐景區聯合在重要節點開展針對不同群體的宣傳活動。這樣一邊做好對村民不開“黑車”的宣傳教育,聯合交運部門加大對非法營運危害后果、法律責任的宣傳講解,一邊做好游客行車安全的宣傳和路檢路查,與景區管理方建立“警區+景區”交通安全監管、宣傳模式,簽訂《景區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責任書》,明確各方責任,相互配合落實好“警區”與“景區”交通安全宣傳。近年來,隨著“大黑洞”景區公交專線的開通和“警區+景區”管理模式的深度持續開展,景區“黑車”已不見蹤影,涉旅交通事故為零,2022年全村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較2020年、2021年分別下降22.5%和13.8%,實現村民與游客的“雙安”和安全與效益的“雙贏”。

        道路交通安全宣傳,不僅在形式上要不斷創新,還要在內容上迎合群眾的口味、吸引大眾的“眼球”、打動人們的心靈,宣傳工作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增強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一人執法,不如萬人遵章,古藺交警將繼續針對農村邊遠村組人、車、路交通實際,以建設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微型流動宣傳站、交通安全“進百村、宣萬戶”等方式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力爭使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覆蓋到戶。

        (孫云峰 劉曉燕)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巫山县| 岢岚县| 桐梓县| 兴仁县| 左权县| 九龙坡区| 伊川县| 晴隆县| 裕民县| 长汀县| 深圳市| 禹州市| 鲁甸县| 潼关县| 阿克苏市| 德化县| 苏尼特左旗| 西青区| 临城县| 巴楚县| 汉川市| 东海县| 哈巴河县| 古浪县| 巫山县| 乐亭县| 冷水江市| 锦州市| 剑川县| 兴安盟| 芦山县| 营口市| 炎陵县| 康马县| 白山市| 阜南县| 从化市| 天峨县| 江安县|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