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公布了“減證便民”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眉山市開展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現政務服務效能提檔升級”入選。據悉,這是全省唯一入選案例,其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報道。
據介紹,自2019年全面開展“減證便民”行動以來,眉山市積極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堅持以優化營商環境和公共服務為龍頭,著力縮短辦事時限、降低制度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實現相關審批服務事項流程更簡、監管更嚴、服務更優,得到各級行政部門、企業和群眾的普遍好評。其中,市交通運輸局開展的包括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核發、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許可、客運線路許可等事項辦理實施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有效解決了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
查詢資料
【辦事流程做“減法”服務群眾做“加法”】
“有了這個承諾制,辦事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來自湖南省武岡市的貨車司機段立述來到眉山市交通運輸局的政務服務窗口,本來只是想咨詢轉行從事網約車工作需要提供哪些證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自己便拿到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從報名申請到拿到證件,都沒有回戶籍地開具任何證明材料,這讓他贊嘆不已,“一直擔心需要回老家才能辦證,沒想到只需簽一份承諾書便搞定了,不僅方便,而且速度很快。”
通過簽訂承諾書辦理律師執業變更
段立述口中所說的承諾書便是駕駛員通過《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代替“三年內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等證明材料,是該市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之后重要的便民措施之一。
而此前,遇到相同的情況,駕駛員需要拿著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的查詢函,回戶籍地多個部門開具相關的證明材料,來回跑路,既耗費時間,又增加了辦事成本。
“從眉山到湖南老家有1000多公里,來回一趟光交通費就要2000多元,加上開具各種證明耽誤的時間,來回至少需要4天,太麻煩了。”段立述說,如今,有了這個告知承諾書,只要在上面簽個字,馬上就可以報名,考試合格之后就可以拿到證件,非常方便,既節約了時間,又節約了錢,太讓人滿意了。
作為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部門之一,眉山市交通運輸局從2019年7月起,便對3項市級行政許可事項開展告知承諾制試點,明確在辦理“經營性道路旅客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核發”等3項行政許可過程中,申請人提交《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可代替公安交警部門開具的“三年內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證明材料,事后由交通運輸部門與公安交警部門開展政府部門間核查,目前,適用告知承諾制的范圍已從最初的“3個事項1個證明材料”拓展到“7個事項4個證明材料”。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該局共受理從業資格類證明事項書面承諾2785件,減免證明材料4658份,全部以政府部門之間函詢核查或者網上信息核查,代替了原來需要申請人到戶籍地公安部門開具的證明材料,同時,在網上辦理“道路旅客運輸經營許可、客運線路許可”許可事項210件,全部通過“四川交通運輸網上審批服務系統”進行數據、信息核查,減免證明材料864份,共計為企業和群眾減免證明材料5522份。
【部門跑腿多做事 數據保障強支撐】
審批的“門檻”降低了,這就意味著對于職能部門的監管要求更高了,對于審批事項要“放”,同時也要做好“管”,放管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不斷提升審批服務的效能。
“過去,一些業務的辦理是需要提供很多證明材料的,現在只需要填寫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通過互聯網與公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便能辦理,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或者不跑路,既提高了辦事效率,極大方便了群眾,也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眉山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辦事群眾簽訂承諾書
為了確保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發揮最大效用,自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市便聚力部門主動跑腿、數據及時核查和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明確將試點放在涉及人群最廣、辦事頻次最高、證明材料開具最復雜的業務辦理上,并迅速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核查機制,優先解決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同時,積極爭取實現部門間網上數據共享,將線下核查轉變為線上審批平臺自動核查,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增強信息核查保障,從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去年8月20日,市醫療保險研究會因辦公地址搬遷向市民政局申請住所變更登記,隨后,通過簽訂《住所使用權證明告知承諾書》辦理了此項業務。事后,該局工作人員實地查看了其搬遷的新辦公場所,核對了注冊地址信息,并為其依法管理和運行提供了政策指導和建議,將“事后核查”轉變為“上門服務”。
而這只是該市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現減證便民工作的其中一個案例。
近年來,該市探索建立了核查渠道,有針對性地搭建起內部核查和部門間核查渠道,融“核查”于“服務”,堅持便民不擾民原則,優化工作程序,對第三方出具的證明材料及時進行實地核查。同時,打通核查壁壘,突破部門間信息及時核查難點,多次請示匯報,平穩快速接入四川省公路水路建設與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構建信息交互載體,順利完成省、市數據對接,進一步提升了核查實效,相關試點事項承諾內容實現即時核查,核查效率提升80%。
此外,該市還積極推進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眉山站)、眉山市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促進共享、強化協同,多管齊下為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提供信息核查保障。
【全面落實承諾制 不斷增強獲得感】
“沒想到只跑了一趟,就把客運線路駕駛員的從業資格證給辦妥了,真快!”這是眉山富臨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切身感受。在網上填寫承諾書并上傳后,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科當即通過網絡核查了該公司兩位駕駛員的三年安全駕駛記錄信息,及時對申請進行了受理,免去了駕駛員到戶籍地交警部門開具證明材料的環節。
同樣感受到辦事便利和暖心惠民的,還有不少困難家庭。
“曾經,困難家庭申請資助時,需要由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予以證明,現在只需要簽訂《家庭經濟困難證明實施承諾制告知書》《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承諾書》,如實填寫《眉山市東坡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經學校班級評議、年級復核、學校審核三級認定機制審核通過即可。”市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一來,有效強化了責任意識和誠信觀念,切實保證了學生資助工作公平、公開、公正,實現規范化認定、精準化認定,進一步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健康發展。
近年來,眉山市司法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以優化營商環境和公共服務為抓手,全面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用“信用承諾”代替“材料證明”,創新構建機制、暢通信息核查、加強信用管理、廣泛宣傳動員,著力縮短辦事時限、降低辦事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實現相關審批服務事項流程更簡、監管更嚴、服務更優,得到企業和群眾普遍好評。
駕駛員提交《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書》廖波 攝
據統計,自2019年以來,全市采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件2萬余件,涉及項目建設、交通運輸、教育醫療等審批事項,精簡申報材料2.5萬余份,惠及企業、群眾2萬余人次。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鞏固提升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成效,不斷拓展告知承諾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努力總結打造‘眉山經驗’,為建設信用眉山奠定堅實基礎,為推動治蜀興川譜寫新的篇章。”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稱,繼續讓群眾少跑腿,為群眾快辦事,進一步增強服務的可及性、便捷度,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辦事,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陳文君 李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