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走訪了解下本月公示的低保、特困申請對象符不符合政策要求,看一下社區的公開欄有沒有按時公開集體經濟財務情況……”近日,四川省江陽區鄰玉街道鄰江社區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負責人劉太金組織監督員對本月的監督工作進行安排,并在工作室的計劃欄上寫下了3月的監督任務及完成時間。
2022年5月,鄰玉街道按照江陽區紀委監委的統一部署,在全街選聘了一批村(社區)黨風政風監督員。為凝聚工作合力,推動村級監督規范化建設,今年1月鄰玉街道在鄰江社區率先成立了全街首個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實現監督力量、辦公陣地、運行機制和監督質效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夯實一線監督,激活村級監督“神經末梢”。
“我們按照‘頭雁表率、力量統籌、有利監督’”的原則,充實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的隊伍力量,在隊伍配備上設置‘一室三員’,選聘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瀘州好人劉太金為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領頭雁’,配備2名思想素質高、經驗豐富、時間富余和熟悉小區情況的同志擔任成員,制定了他們的履職清單和工作任務清單,實行統一指導、集中辦公、照單監督模式,有效解決監督力量不足、監督渠道不暢、資源聯動不力的問題。”鄰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監察辦主任李丹介紹道。
該工作室建在小區內,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反映問題并得到受理,共設有接訪區、學習區、議事區。圍繞思想、作風、能力建設三個方面,建立健全了監督員學習培訓、季度例會、線索報送、問題處置、績效考評等五項工作機制,形成《社情民意收集》《問題反饋處置》《監督意見建議》三本工作臺賬。
“這是我的監督記事本,也是我履職情況的紀實。街道紀工委制定了《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成效考評積分辦法》,每個月對我們收集社情民意、參與監督檢查、列席社區“兩委”會等情況進行考評,監督工作干得好不好,積分‘晾曬’見分曉,也激勵了大家的工作干勁。這個月,我就比上個月多積了15分。”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負責人劉太金高興地說道。
據悉,鄰玉街道探索制定了黨風政風監督員工作室“一室五法”,確立計劃部署、摸排走訪、聯動監督、問題梳理、跟蹤問效等一線監督“五步走”方式,梳理了“查看問核訪”監督技巧,解決“干什么”“怎么干”問題。截止目前,工作室共開展監督檢查8次,收集問題訴求意見21條,上報問題線索3個,協調解決群眾訴求9個,協助開展“好家風·美鄰玉”主題活動2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