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清晨,屏山法院執行局山鷹執行團隊7時整裝出發,開啟新一天的執行工作。作為司法程序的終端落實者,執行團隊始終秉持"司法為民"宗旨,通過規范高效的執行程序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清晨行動】
7:30 菜壩鎮執行組
針對一起持續十年的民間借貸糾紛,執行干警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線索,發現被執行人楊某實際居住地與登記地址不符。通過現場查控,成功將正在駕車外出的楊某拘傳到庭。經4小時調解,雙方達成分期還款協議并完成首期履行。
“有無履行能力,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要經過審查!”在另一起同居析產糾紛中,被執行人楊某某聲稱無履行能力,執行法官告隨即讓被執行人將手機交出查看其最近的收入、支出流水,發現被執行人在被法院采取凍結措施后使用他人微信進行交易,便向楊某某解釋拒不執行的法律責任,經過一番溝通后,被執行人楊某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法院執行,積極與申請人溝通達成了分期還款協議。
【午間攻堅】
12:30 跨鎮執行
干警利用午休時間趕往新市鎮,根據申請人周某提供的線索,向屠宰場經營者晉某送達法律文書?!耙獨⒌呢i馬上到了!我今天沒時間的,改天我再去法院嘛。”面對被執行人以生產經營為由的推諉,拒絕配合法院執行工作,執行法官遂告知其拒不配合執行工作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在強大的震懾力下,晉某配合執行法官到庭處理案件,經過做雙方當事人工作,該起案件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當庭支付完畢。隨后執行團隊根據申請人周某提供的線索馬不停蹄前往大乘鎮處理另外一起借款糾紛案件,送達扣留、提取裁定書,到被執行住所地村委查找被執行人文某、張某。
【傍晚收尾】
19:00 案件總結
團隊成員返回法院后,立即召開執行研判會,總結當日工作成效:共執結案件4件,到位金額12萬元,拘傳被執行人3人。同時部署次日執行計劃,重點梳理涉民生案件線索。
屏山法院"山鷹"執行團隊的工作日常,沒有驚天動地的場景,卻處處彰顯司法溫度。在看似普通的執行過程中,每個執行細節都浸透著對法治的堅守:從深夜跨省蹲守到精準查封設備,從司法懲戒拒執行為到促成執行和解,他們用實際行動織就維護勝訴權益的保障網。工作紀實顯示,屏山法院“山鷹執行”團隊日均行程超過100公里,單日最高執結案件14件。通過"線索摸排-現場查控-釋法促執"的標準化流程,2025年第一季度執行到位金額1133.25萬元。未來,“山鷹執行”團隊將繼續保持雷霆力度打擊拒執行為,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穿透每個執行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