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母親節,愛意在羅江區萬安鎮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悄然綻放!一場充滿溫情與智慧的親子活動在此舉行,為媽媽和孩子們帶來了難忘的節日回憶。
活動伊始,德陽市心理衛生協會的心理老師帶來 “解碼情緒密碼 —— 從自我關懷到親子溝通” 主題講座。老師用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家長與孩子學會識別情緒、管理情緒,搭建起更有效的親子溝通橋梁。現場家長頻頻點頭,孩子們也聽得格外認真,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著成長的力量。
講座過程中,老師讓家長與孩子互換角色,分別扮演起對方的角色。孩子們學著媽媽日常嘮叨的語氣,“指責”“孩子” 怎么又把房間弄亂、不好好寫作業;媽媽們則模仿孩子的模樣,委屈地 “辯解”、撒嬌,模擬場景中,有人模仿得惟妙惟肖,引得全場捧腹大笑。也有人在 “角色互換” 后,突然紅了眼眶 —— 原來自己不經意的話語,會給對方帶來這樣的感受。
最后,老師拿出精心準備的信紙與彩筆,提議家長和孩子給彼此寫信。現場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孩子們皺著小眉頭,認真地組織語言,時而抬頭偷偷看一眼媽媽,又趕緊低下頭繼續書寫,將平日里藏在心底的 “媽媽我愛你”“以后我會乖乖聽話” 等話語,鄭重地落在紙上;媽媽們則溫柔地托腮思考,寫下對孩子成長的期許、那些沒說出口的抱歉,還有滿滿的愛意。
講座結束后,溫馨有趣的親子手工課堂拉開帷幕。媽媽與孩子攜手合作,在歡聲笑語中,一件件充滿愛意的手工藝品逐漸成型。孩子們小心翼翼地將親手制作的禮物獻給媽媽,現場滿是濃濃的愛意與溫情。
這場母親節親子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學習,讓家長和孩子掌握了情緒管理與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不僅是一次手工的創作,用創意與溫情編織出獨特的節日禮物;更是一次情感的深度交流,那些在角色互換中迸發的理解、在書信往來中傾訴的心聲、在手作互動中流淌的愛意,都如同點點星光,照亮了親子之間的心靈之路,讓愛在彼此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