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西昌市公安局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推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來源:西昌市公安局 作者:朱顯銀 發布時間:2021-04-23 11:16:21

        西昌市公安局按照州、市教整辦統一安排部署要求,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切實壓緊壓實政治責任,在查糾整改的關鍵環節,以為民辦實事為切入點做到兩項重點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強力推動教育整頓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取得實效。

        微信圖片_20210423105729.png

        加強組織保障“力推”。一是局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督導推動落實,設置森林火災搶險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火災調查、交通保障組等9個工作小組,升級完善方案預案等27個,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清單32份,以有效管用的機制體制堅決確保“兩個不發生”。二是落實資金1250余萬元,購置森林草原防滅火通信指揮車、特種勘查車、350M基站、行業級無人機等應急處置裝備,為防范遏制森林草原火災提供堅實物資保障。

        微信圖片_20210423105742.png

        筑牢立體防線“密防”。一是強化科技支撐。建成并投入使用瀘山及周邊人臉識別、車輛識別視頻監控系統點位79個,在瀘山周邊和小花山、太和、馬道63790部隊等重點林區建成高點監控7個,安排專人開展24小時監控值守。完成12個基站擴容增加載頻17個,增加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通信群組兩個,確保應急指揮體系暢通。組建15人的專業防滅火無人機巡控分隊,劃片落實五大區域責任常態化開展控制巡防,傾力構筑起“無人機+公安感知+雪亮工程”的三位一體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屏障。二是織密點線面網格。面上廣泛宣傳,利用報紙專刊、廣播專臺等媒體矩陣,及時公布護林防火系列通告、實時發送防滅火宣傳知識,結合“以案說法、以案說防”警示教育和無人機林區喊話,營造森林草原防滅火聲勢氛圍。線上深入排查,依托“一標三實”“六進六邊”等專項工作及時收集、掌握轄區人口信息和社會信息,確保對林草區居住、生活、工作人員和涉火前科、肇事肇禍精神病、揚言報復社會等重點人員的動態掌控。點上嚴密把守,制作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明白卡,明確“防火巡防、調查登記、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報告反饋”等5大項11子項具體任務,壓緊壓實責任區火源管控職責。截至目前,市公安局按照紅色預警要求,連續25天累計下沉干警19700人次,整改火災隱患103處、清查重點人員218人、盤查車輛3658臺,糾正違規攜帶火源進入林區行為860余人次。

         

        微信圖片_20210423105724.png


        堅決從嚴處罰“嚴打”。樹牢“火案必破、涉火必究” “見煙就查、見火就管”理念,執行“多拘少罰”“上限處罰”原則,通過盯死看牢關鍵部位、嚴密管控重要關口進出人員、密集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和重點區域巡護等工作,嚴格管控火源,全面清查整治燒荒燒碳、燒田邊草、違規煉山作業、野外吸煙、野炊、上墳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等野外違規用火行為,堅決整治違規用火亂象。截至目前,共破獲故意放火案1件,逮捕1人,處理野外違規用火案件40起,行政拘留42人,形成強大震懾。

        微信圖片_20210423105717.png

        嚴格督導考核“逗硬”。進入森林草原防滅火關鍵期,應急救援處置時時處于臨戰狀態,交管大隊、特巡警大隊和轄區派出所備足應急力量200人全天候集中待命,局機關各警種部門三分之一警力24小時備勤待命,隨時做好應急處置準備。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隊伍戰斗力,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突破口,制定實施《禁火期戰時紀律》,組建督查工作專班,對戰時紀律執行情況、聯鄉駐點履職情況等開展明察暗訪、督導檢查,對擅離職守、違規飲酒、懶政無為等行為“零容忍”考核問責。

        (朱顯銀)   



        責任編輯:楊東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梧州市| 饶阳县| 沁水县| 遂昌县| 刚察县| 靖江市| 嵊州市| 新和县| 望谟县| 石家庄市| 江都市| 水富县| 时尚| 乳山市| 蒙自县| 姚安县| 石景山区| 乾安县| 蒙城县| 漳州市| 蚌埠市| 垦利县| 四川省| 铅山县| 岳西县| 甘肃省| 临沧市| 呼玛县| 安图县| 龙陵县| 南昌市| 科尔| 松滋市| 突泉县| 铜梁县| 昌图县| 西华县| 庆阳市| 南皮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