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治安很好,鎮政府、派出所、交警支隊經常聯合開展夜間治安巡防。”日前,黃豐鎮一何姓村民說這話時臉上寫滿了笑意。
眉山市彭山區為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快樂幸福生活,抓實抓好平安建設工作,用實際行動和明顯的成效,奮力爭創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抓實平安基層基礎建設。持續推進平安家庭、平安單位、平安學校、平安醫院等創建活動,確保“以小安促大安”;黃豐鎮豐華村、公義鎮新橋村成功創建省級“六無”平安示范村,觀音街道興崇村等6個村成功創建“七無”市級平安示范村;全區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連續四年位居全市前列,位列全省第一方陣,成功創建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抓實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社會治安防控向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初步實現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實戰化運行,推動“雪亮”工程智能化深度應用,有效整合2240路公共安全視頻資源,充分發揮基層巡邏隊伍作用,優化群防群治力量,實現人防、物防和技防有機結合,2019年通過雪亮工程和群防群治隊伍上報治安隱患1382處,發現和提供破案線索證據、民生事項等98條,全區治安、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23.3%、24.2%。
抓實社會治理難題破解。建立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1+3+N”工作模式,著力在“N”(社會組織參與多元共治)上促創新、出亮點,2019年打造觀音鎮果園小區、鳳鳴街道生化廠小區等4個治理典范,完成19個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六步七化”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廣,寫入市委四屆十四次全會公報;積極推廣智慧安保系統,全面啟動智慧平安小區建設;探索“1+3+4”鄉村治理體系,堅持“黨建核心”、突出“三治融合”(自治、德治、法治)、推進“四大工程”(健全鄉村引智工程、完善服務下沉工程、鞏固弘揚正氣工程、實施環境提升工程),釋放鄉村治理效能,觀音鎮果園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抓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制定《眉山市彭山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推進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建設,依托彭山區社會治安志愿者協會等基層社會組織首創經驗,建立完善心理服務網絡運行機制;探索“三三”模式,以“三級網絡、三支隊伍、三個服務”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抓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深化“一核多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持續推進“法律跟著項目走”,法學會入駐高校、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全年人民調解受理調處矛盾糾紛983件,調處成功983件,成功率達到100%;行政調解受理934件,調處成功882件,成功率94.4%;司法調解開展訴訟輔導2216件,有效減少和遏制不穩定事件發生;創新公調對接機制,通過建設工作規范化、聯調工作創新化、心理服務多元化、部門聯動實效化“四化”舉措,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特別是將心理服務貫穿于“公調對接”始終,極大提高調解成功率。目前,全區公調對接工作在彭溪、鳳鳴等基層派出所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開,深受基層干警的支持,彭溪派出所成為全市公調對接工作典范,工作經驗在全省交流推廣。通過公調對接,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16起。(李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