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項子行動中,隆昌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執法人員借勢而進、積極作為,用工作成效讓“春雷行動”執法品牌頗具“特”色。
兼顧防疫“彈鋼琴”。針對疫情防控任務艱巨,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執法行動容易顧此失彼的情況,執法人員主動克服畏難情緒,著力提升履責擔當的意識和“十指彈鋼琴”的能力,做到疫情防控與專項行動同步推進、協調共振,并及時督導70余家電梯使用單位抓好1200余臺電梯的每天消毒工作,積極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嚴格“篦梳”抓排查。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設備、難點問題、敏感時段,以及復工復產企業,以“篦梳”的戰術對標對表開展巡查和摸排。注重發揮“內江市特種設備監察系統”平臺的信息化監管功能,并加大與住建部門、鎮(街道)、檢驗機構的協調與互動,努力拓展發現問題隱患線索的渠道。先后出動執法人員500余人次,檢查企業200余家次,排查消除隱患23起。
擦亮“探頭”除盲區。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警惕性,做到見微知著、由此及彼。今年年初,執法人員在一家油庫巡查時,發現該油庫使用的輸油管道符合壓力管道標準。在進一步準確甄別后,依法將其納入整治范圍。同時,執法人員敏銳地意識到該情況可能屬于行業共性問題,隨即對全市其余3家油庫逐一摸排,并查出同類隱患2起,有效消除了監管死角。
勇揮“利劍”治違法。在執法過程中,堅持較真斗硬,堅持一把尺子量長短。對執法檢查出的問題隱患,如實登記,依法依規下達整改指令,并加強整改的跟蹤問效,確保企業問題隱患及時“消號”,監管形成“閉環”。對嚴重違法或拒不整改的行為,果敢揮利劍,先后立案查處15起,有效形成了查辦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方的良好氛圍。
注重宣傳“敲警鐘”。在集中利用LED屏和微信公眾號、QQ群等平臺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始終注重在巡查過程中的面對面宣傳,用“婆婆嘴”常念“安全經”。通過在現場與企業相關負責人當面交流,及時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要求,詳細講解管理基本知識及注意事項,并注重利用相關案例進行“借錘敲鐘”和普法宣傳。同時,還及時對企業設備檢驗、人員持證即將到期等情況進行提醒,在職權范圍內對相關管理事宜積極協助和指導。
股所“擰繩”成合力。按照機關股(室)管重點企業,基層所管一般性企業的原則,對全市特種設備監管責權作了進一步區分和明確。同時,積極加強市場監管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業務的指導,著力提升基層執法能力;注重加強機關股(室)與市場監管所的互通互動和聯合執法,確保機關與基層同臺互補,監管擰成一股繩。目前,各市場監管所特種設備執法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已有6個所的特種設備立案查處數量實現了零突破。
確保長效“打補丁”。為防止專項行動結束后各類問題隱患故態復萌或反彈,并結合專項行動中排查出的短板和漏洞,全面梳理總結,認真分析研究,形成了“既要抓住規模型企業,更要注重小散微企業”“既要加強執法的力度,更要提高幫扶的溫度”“既要‘刮好’集中整治的‘一陣風’,更要‘下好’確保長效的‘透地雨’”等工作思路與措施,并及時開展“回頭看”活動,做到安全決心不變、執法力度不減,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每天都是起點”。(張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