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院落的治理,不能‘一頭熱’。除了政府的投入,更多要靠居民自己的維護,要讓居民參與進來,這才是最好的治理方法。”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和平社區黨委書記李國濤談到。
和平社區是一個綜合型社區,轄區內農遷院落和商住商用樓盤都有,而老舊農遷院落占比較大。“我們首先做的是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自治的理念,進行了老舊院落’三駕馬車’的建設,將院落黨支部、院委會、院落議事會的構建搭建好,院落的事情由院落黨支部引領,帶動大家一起來參與院落的管理和服務”李書記介紹。
對于老舊院落車位較少,矛盾沖突嚴重,社區召集了各院落的業主、車主一起商討之后,得到了最優的解決方案:優先滿足業主停車,外來車輛白天可以臨停,不能過夜,并定下了收費標準。李書記介紹,目前院落的停車位能滿足業主的停車需求,停車矛盾很少出現了,“因為他們參與了這個決策的形成,所以也就很少有人提出異議了”。
和平社區周圍交通便利,學校、幼兒園、超市、大型購物中心等便民設施配套成熟,轄區內租戶群體較大,群租房問題也尤為凸顯。“我們采取多方參與、共治共管的方式,結合網格化的精細管理,同時落實‘群租小組長’制度,讓異常情況能夠提前掌握,管理好服務好這一類群體”李書記談到。
社區在黨建引領下,把轄區內的資源進行了整合,由轄區愛心企業、居民眾籌建立了社區基金。社區文化廣場上,以前是沒有兒童游樂設施的,在征求居民意見后,大家覺得需要一個兒童游樂設施,社區便通過社區基金增設了兒童設施設備。“以需求為導向,居民說需要啥子我們就建啥子。”李書記介紹到,游樂設施增設過程中,也全程由社區的居民參與,“游樂設施種類選擇、比價都是社區的媽媽些去做的”,兒童游樂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后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社區基金除了在公益方面,還用在了扶貧救困、以及和平獎學金、社區身邊的榜樣等方面,李書記說:“我們通過社區基金融入大家想做的項目,讓大家通過眾籌參與到社區治理中”。
“我們社區以和文化為主心”李書記談到,接下來社區將在黨建引領下,共倡和善思想、共促和諧關系、共建和美家園、共享和樂文化、實現和平發展,即 “一核五軸”, 形成社區的穩定和諧發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以及對社區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