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隊時,他持槍衛國,英姿颯爽;轉隸檢察,他仍然是英勇的表率。“4·20”蘆山強烈地震后,他第一時間前往蘆山,安排救援物資籌備,參與搶險排危。他敢于創新,提出了庫房精細化管理方法等,做好后勤保障。
蔣明(中)
今年44歲的蔣明是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檢察院計劃財務裝備處長。他于1990年應征入伍。2年后,考入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學習。1995年7月分配到部隊任職,曾擔任技術員、副連長、參謀、股長等職務。
蔣明正在訓練
2009年1月從部隊轉業進入檢察機關。轉業十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檢務后勤保障工作的崗位上,在繁雜的后勤瑣碎中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敢于嘗試新辦法新技術,用最積極的對策應對各類問題。為雅安市檢察院后勤保障和服務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曾先后兩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今年一月,又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檢務保障工作表現突出個人。
從部隊轉業 快速完成身份轉變
2009年雅安市人民檢察院搬遷進入全新的技偵大樓,剛好正是蔣明進入雅安市檢察院的第一個年頭。“剛剛從部隊轉業,遠遠談不上經驗豐富。”蔣明表示,面對著全新的工作環境,從辦公、技術、生活用房的分配,到干警人員、車輛的調配,更有采購、聘用、安保、保障支撐等等一系列工作,幾無頭緒可言。但他仍懷揣著服務檢察的堅定信念,心甘情愿地沉入到檢務保障的工作中去。
工作中的蔣明(左一)
工作環境不熟悉,他就一層樓一層樓、一間房一間房地走,用腳步去丈量整座大院、去熟悉全院的每個角落、去拜訪學習市直機關各級相關部門先進的管理方法。
管理體系不熟悉,就從最基本的《計財人員工作守則》《槍支彈藥管理規定》《車輛管理規定》《機關管理秩序》《食堂管理規定》《采購管理辦法》等開始學習,時時翻閱厚厚一沓資料,更沒少請教前輩同事、業務專家。
就這樣他快速地完成了從軍轉干部到一個普通檢察后勤人員的身份轉變,即不轟轟烈烈也不慷慨激昂,就像他自己說的“就是學嘛記嘛,工作都是越干越熟悉的嘛”,平凡而普通。而這一干已經十年過去,期間他最大的驕傲是:從保障到支撐,從采購到服務,沒有出現過一次紕漏。十年如一日事無巨細、考慮周全,把“服務意識”體現在每一個細節,服務好大家,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也就在平淡中折射出了不平凡的境界。
軍人本色不改 奔赴一線做好物資保障
2013年4月20日,蘆山發生強烈地震,距離震中僅40千米的雅安市區震感強烈。在確認雅安市檢察院受損可控之后,院黨組立刻安排采購救援物資:水、方便食品、棉被、急救藥品等。通信時斷時續,商店幾乎全部停業,面對困難,蔣明靠腳跑,靠手搬,通過各種渠道,快速籌齊了第一批救援物資整裝待發。作為轉業軍人的他并沒有選擇留在相對安全的后方,而是不畏艱險,通過如雨般落石的飛仙關,第一時間趕赴蘆山縣城。
據他回憶,當時的蘆山縣持續著每日超過三十次以上的余震,房屋遍布數厘米到十余厘米寬的裂痕,危墻不時倒塌,斷電斷水,蠅蚊滋生……而他卻說,不親自到災區,怎么知道最緊缺的物資是什么,怎么能第一時間安排要緊物資救援,況且自己年輕力壯,救援搶險肯定能幫得上忙。
就這樣不畏艱險、不畏困苦,一邊安排救援物資籌備,一邊參與搶險排危,始終堅守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不曾退縮。軍人本色不改,做好表率作用。
立足本職勇創新 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服務工作十分繁雜,千絲萬縷。不要求樣樣精通,但須事事知曉;不要求雷厲風行,但須事事耐心。
工作中的蔣明(右五)
蔣明十分注意提高個人的政治素養和思想素質,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工作當中,能夠面向未來,思維創新,并敢于實踐。在車輛管理方面,檢察院公務車輛涉及一般公務用車、警務用車、特種技術用車三大類別,車多且雜,受限于人員編制和地方財政預算不足,存在車輛管理難的問題。
蔣明便給每臺車輛建立了臺賬,做好每輛車的使用年限、保險購置、行駛里程、油料消耗、保養及維修狀況,并引入“車輛GPS定位管理系統”,做到隨時隨地查看車輛位置、車速和行動軌跡,優化車輛的使用效率。貫徹市檢察院“三化”建設的要求,通過信息化技術輔助領導分派、調用車輛,確保車輛管理有序、行駛安全。
在后勤物資管理方面,針對人工登記出入庫的弊端,提出了庫房精細化管理方法,推動了“條碼管理”模式的試點,采用掃碼機、移動OA智能終端聯合管理,不僅物資出入庫清單自動留痕,自動在服務器備份,也簡化了申請、審簽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可靠性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