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協作與配合,共同保護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安全,準確、有效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社會亂象,12月25日,兩地(甘孜州、雅安市)、四市、縣(康定、瀘定、九龍、石棉)、三部門(檢察、森林公安、貢嘎山管理局)在石棉縣檢察院召開了第二屆環貢嘎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聯席會議。
會上,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付君太向參會人員致歡迎辭,隨后11個環貢嘎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協作機制成員單位代表紛紛作經驗交流發言。最后,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楊軍就環貢嘎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協作機制會簽一年以來,在協作開展的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方面的成效進行了總結發言。
石棉縣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之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先后放歸9只大熊貓,被授予“中國大熊貓放歸之鄉”。縣域內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8.53%,境內有貢嘎山、栗子坪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棉縣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呈良性發展。石棉縣檢察院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筑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立足檢察工作職能職責,結合縣域實際,多措并舉,持續發力。
在制度構建上持續發力。一是始終立足于縣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高度,積極主動作為,爭取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整合檢察內部的案件管理、控申、偵監、公訴、刑事執行等部門力量,形成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移送、辦理等無縫銜接機制,保障生態資源和公益訴訟工作順利推進;三是進一步加強與相關行政部門的協調與配合,通過會簽機制的方式,不斷完善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會議互邀等工作機制,形成各單位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守護生態環境資源的大配合工作格局。
在違法犯罪打擊上持續發力。一是實行涉環生態境資源類案件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后治理一體化辦理模式,確保同步介入、同步監督、同步治理;二是持續開展各類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專項督查活動,與公安等部門協作,強化對相關領域案件的發現、移送和查辦。
在監督質效上持續發力。一是綜合運用追究刑事責任、提出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多種方式,形成維護公益的合力。同時,對于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的案件,若存在公共利益受損,則適時啟動公益訴訟辦案程序;二是在訴前程序中積極運用圓桌會議、聯席會議、公開宣告等方式,做好公益訴訟訴前建議和提起訴訟的銜接,推動行政機關履職糾錯。
在法治服務上持續發力。一是繼續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積極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過消除污染、增殖放流、補植復綠、土地墾復等方式修復生態環境;二是積極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多層次、覆蓋廣、全方位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宣傳活動。(周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