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愛萍,女,36歲,中共黨員,2010年通過公開招考進入檢察機關工作,現任滎經縣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第一檢察部負責人。在從檢的道路上,她沒有忘記第一次踏上公訴席時立下的誓言:不枉不縱,以匠心雕琢案件。這份初心和使命,陪她堅持在刑事檢察辦案一線,十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先后獲評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四川省優秀公訴人、雅安市十佳公訴人、全市檢察機關辦案能手、滎經縣最美城市建設者等榮譽。
扎根公訴苦練內功
戴愛萍大學學的是數學專業,一個似乎與法律風馬牛不相及的專業,自從她邁進檢察機關的大門,心中就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扎根公訴,一定要成長為一名業務過硬、有著雄辯口才和超強心理素質的優秀公訴人。”為了這一信念,她堅持一面工作一面刻苦學習業務。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到積累實踐經驗;從一步步虛心求教,到獨立承辦案件。她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很快完成了從一名新手到獨立辦案能手的角色轉變。加班加點成為經常,每辦理一個新類型案件,她都會進行梳理和總結,讓領導和同事點評,正是憑著這個勁頭,她從一個專業不對口的門外人到法律的精通者。有人說“好公訴人是用案件喂出來的”,她更贊同的是“好公訴人是通過辦案磨出來的”。十年來,戴愛萍同志單獨辦理或協助案件達480余件,發現漏罪、余罪60余起,改變定性20起,追訴犯罪嫌疑人20余人,所經辦案件準確率100%,無一錯案。
精益求精雕琢案件
匠心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體現在辦案上,就是要精心打磨,以公平正義捍衛者的身份還原真相,讓被告心服,讓百姓心安,讓人民群眾滿意。每接手一個案件,戴愛萍都會對相關案件材料進行細致地審查,確保案件能夠獲得公正公平的判決。2019年5月,縣公安局將陳某某、王某某等人聚眾斗毆案移送審查起訴,戴愛萍在審查中敏銳的發現,此案與之前公安機關移送的兩起案件密切相關,相關線索反映出王某某團伙具有明顯的糾集者、組織性和默契性。為理清涉案人員地位作用,戴愛萍果斷對三案進行串并聯審查,并帶領人員對案發現場進行復勘,實地查看了3處聚眾斗毆地點,詳細了解案發地交通狀況,并走訪周圍商鋪,詢問相關從業人員和群眾,調查案件對群眾生產生活影響等。結合調查事實,戴愛萍提出追訴漏犯、漏罪的意見,共提出補充偵查意見60余條。公安機關據此補充證據材料13冊,查明遺漏犯罪事實2起、違法事實3起,查清了該團伙犯罪事實。通過審查深挖徹查出惡勢力團伙犯罪,使6名涉惡人員受到法律追究,主犯王某某、陳某某分別被判處十四年和九年三個月有期徒刑。案件的相關辦理做法作為典型案例被省檢察院轉發,最高檢《檢察日報》對該案做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不忘初心敢于擔當
作為辦案一線的檢察人,戴愛萍積極響應院黨組號召,扎實工作、經受住考驗,通過壓擔子、加包袱,主動承擔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辦理。2018年4月,縣公安局將“4.09重大制、販毒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向滎經縣檢察院通報,本案是滎經縣首例涉惡集團案件,在當地頗有影響,案件涉及事實多、犯罪嫌疑人多,案情發生時間跨度大。為將案件辦成鐵案,戴愛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最前沿,把自己“釘”在了案子里。主動與公安偵查人員建立點對點的聯系溝通機制,扎根辦案點,實行公安機關邊偵查、檢察機關邊“開單子”,邊審查邊溝通,緊緊圍繞黑惡犯罪案件特征列明引導偵查提綱的同步跟進措施60余條,引導公安機關正確、及時全面收集證據,牢牢鎖定了涉惡集團的犯罪事實,為案件順利批捕、起訴奠定了基礎。
今年1月24日正值除夕,本是舉家團聚的日子,當得知縣域發生命案,她自覺主動提前到崗,深入命案現場、臨場監督尸檢,提出六條引導偵查建議全部被公安機關采納。2月初,滎經縣監委向縣院移送一起職務犯罪案件,該案的審查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辦案安全是第一要務,但不能為此耽誤案件正常辦理。由于滎經檢察院與漢源看守所之間不具備遠程視頻提訊條件,必須外出進行提訊,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考慮到原有辦案組人員中有因隔離期未滿等原因而無法到院工作的情況,戴愛萍決定調整辦案組,由自己擔任主辦人員,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與部門內檢察官一同赴漢源提訊,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高檢院相關指導意見的要求,切實抓好該職務犯罪案件的審結工作,做到疫情防控期間法定的辦案程序不減。在她的帶領下,第一檢察部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保質保量辦理案件,自1月21日至3月疫情防控關鍵期間,共辦結刑事案件16件,反復審核案件卷宗180余冊。
以上事例只是戴愛萍辦案工作的一個縮影,把青春和熱血獻給自己最熱愛的檢察事業,是她人生最大的理想和幸福,在從檢的道路上,她始終不忘入檢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公正執法、無私奉獻詮釋著一名檢察官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