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名山區法院對標對表上級部署要求,緊盯自查自糾、組織查處、專項整治三個環節,突出“四項任務”,統籌推進,強力整治,嚴查實改,查糾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區法院整治成果予以公示,請廣大群眾監督。
整治違反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問題
整治成果:組織開展個人自查和組織排查,深入查找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剖析“零報告”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發放《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文件選編》,組織集中學習、專題培訓、通報典型案例等方式深化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帶頭,全體干警簽訂遵守“三個規定”承諾書。制定出臺《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的實施辦法》等配套制度。通過新媒體宣傳、開通手機定制彩鈴,深入鄉鎮、機關宣講等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目前,對認定違反“三個規定”的干警給予了組織處理,相關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制度進一步健全。
整治政法干警及其家屬違規從事經營活動、違規參股借貸的問題
整治成果:通過干警自查、會同稅務及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行業協查、公開接受監督等形式,對在職在編干警及其家屬從事經營活動情況、離任干警從業情況進行全面摸排,對認定的問題進行組織處理并整改。加強日常監管,將干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從業情況形成臺賬,實時更新、動態管理。組織學習從業限制相關規定,加強離任前教育,講清政策界限,組織簽署《離退休干部遵守政治紀律承諾書》,嚴防離任人員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發生。落實定期報告制度,將經商辦企業情況納入述職述廉和年度考核內容,與司法局聯合出臺信息共享機制,促進干警規范行為。
整治違規辦理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問題
整治成果:對1990年以來我院辦理的2件暫予監外執行案件進行了清理,并由名山區委政法委組織進行復核,不存在違規違法辦理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的問題。充分利用法院辦案系統,對法官承辦流程動態進行實時跟蹤記錄、留痕,加強監督管理,防止違規辦案,確保案件質量。
整治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的問題
整治成果:通過干警自查、智能化數據排查,對于核查認定屬實的問題和人員已全部處理,并整改。對于有案不立、拖延立案等問題,深化訴服體系建設,在工業園區、百丈、車嶺三個派出法庭設立“訴訟服務分中心”,并與院機關“訴訟服務中心”一體化運行,為人民群眾提供就近的訴訟服務。對《網上立案工作規范》、《跨域立案工作規范》、《訴調對接規范(試行)和《立案調解制度》進行修改,并加強監督和落實。針對案款發放不及時的問題,嚴格規范虛擬子賬號使用,要求所有的案款通過子賬號收取、發放。依托“一案一賬號”,加強案款發放節點的監管。采取“以款找案”“以案核款”相結合的方式,清查和及時發放案款。制定《執行案款發放管理辦法》,防止類似問題再次出現。
整治法官離任后違規從事律師職業、充當司法掮客的問題
整治成果:組織退休人員開展自查填報,依托法院的案件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比對,協同司法機關對相關問題線索進行核查,法院離任人員無上述違規情況。為了防止今后出現此種情況,建立臺賬,全面掌握法院離任人員從業情況。組織退休人員學習從業限制相關規定,講清政策,簽訂承諾書。建立離任前談話制度,嚴格落實離任人員在外兼職審批備案、定期報告相關規定。與司法局聯合出臺信息共享與查辦聯動制度,加強從業監管。
整治其他突出問題
整治成果:針對人民群眾對執行案件辦理過程中,突出反映的約見執行法官難、電話聯系執行法官難、與執行法官溝通缺失的問題,建立了《執行局周五接待日制度》,積極推行當事人“陽光執行”APP,在執行案件受理通知書上印制二維碼,公布24小時執行服務電話,并告知當事人可以通過APP查詢案件執行情況。落實執行指揮中心工作日值班和24小時備勤制度,暢通當事人和執行法官之間的溝通聯系;針對判后答疑不到位的問題,制定《判后答疑實施細則》,制作《判后答疑告知書》并隨案發放,分析研判容易出現信訪的案件類型和環節強化主動判后答疑工作,服判息訴率不斷提升。
切實為民辦實事,回應群眾關切
為鞏固專項整治成果,結合法院職能,圍繞執法為民、護航發展、提升服務質效、深化法治宣傳、為民解憂等主題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提出11項為民辦實事舉措,為群眾辦實事22件,推出網上訴訟服務崗、“特需窗口”、“周五接待日”等便民措施。開展五項法律服務助理鄉村振興,走訪聯系幫扶村,指導鄉村振興工作,就有關問題提出法律意見參考;發揮職能聯合開展矛盾糾紛化解,調解涉農村案件30件,司法救助1人;開展法律進鄉村、巡回審理等法治宣傳活動7次;將三個派出法庭建成“訴訟服務分中心”,大力推廣網上立案、在線繳費等網上訴訟服務項目。新增的蒙頂山法庭(互聯網法庭)通過“一托六化”化解互聯網小額金融借貸糾紛,3月以來受理12815件,審結9835件,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互聯網金融機構入駐名山,大力推動了名山經濟發展,受到省、市、區級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