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雨城區“兩優一先”榮譽獲得者先進事跡展(四)

        來源:雅安日報 雨城區委組織部 雨城融媒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7-13 17:57:42

        以典型為引領以先進為榜樣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歷史性時刻,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先進為標桿、以典型為榜樣,矢志不渝踐行初心使命,為建設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凝聚奮進力量,“靜美雨城”微信公眾號將對我區“兩優一先”榮譽獲得者進行集中宣傳和展示,讓我們一起向優秀學習向先進看齊。

        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雨城區青江街道石馬社區黨委

        近日,雅安市雨城區青江街道石馬社區黨委被評為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自今年4月進行公示,石馬社區的居民魏世錄就格外關注。“終于成了,石馬社區黨委實至名歸。”魏世錄說。

        巧解“村改居”難題

        2018年初,因“村改居”區劃調整,青江街道石馬社區由原來的蒙子村和漢碑村合并而成。“石馬”二字,便是來自于轄區內全國重點文物漢代高頤闕前的一對石馬而來。

        石馬社區占據了雅安中心城區的半壁繁華,它見證了雅安城市的崛起與興旺。川藏鐵路雅安站、雅安汽車總站、雅安公交總站、雅安市天然氣公司和配氣站、鐵路公安、雅安交建集團、雅安市醫院第三院區、雨城區人民法院、青江街道辦事處、姚橋衛生院等企事業單位38家;國道108、318線、雨名快速通道、北外環路等道路貫穿全境,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高頤闕、AAAA級景區金鳳山公園等文化旅游資源富集。

        “有壓力,但是也有動力。”石馬社區黨委書記周麗娟說,面對“村改居”涉及的一系列難題,歸根結底是基層治理的問題。

        從村民到居民,是石馬社區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村改居過渡期間,該黨委探索實施村級集體經濟“三鎖定”分配實施辦法,有效解決“三資”分配問題。“錢袋子”分配陽光公平,大家都很支持。

        從村民到居民,不少群眾思想觀念一時間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綠化帶中種菜”“衛生間中養雞”“樓道中堆滿雜物”。如今,不少居民把身份轉換那會兒當作是茶余飯后的“龍門陣”,一說起以前的行為,大家都哈哈大笑。

        石馬社區部分群眾還有耕地,于是,有耕地的群眾也常常上山管護莊稼。魏世錄也是其中一員。住在小區中,種在山地上。剛開始的時候,鞋上的泥巴統統帶進了小區。干凈的環境,瞬間就出現了一行泥巴腳印。

        “  覺得挺不好意思的,把環境給大家弄臟了。”魏世錄說,后來,他將鋤頭鐮刀都放在了地里,然后他出門干活總是會準備兩雙鞋子。回家的時候穿干凈的一雙。即使只帶了一雙鞋,他也把泥巴洗干凈了,再進小區。后來,小區還有耕地的居民將魏世錄的辦法學了去。

        剛住進小區那會,一到晚上,整棟居民樓都格外“壯觀”,很多居民為了方便給電動車充電,從家中扔下一根長長的帶插板的電線。有的圖方便,甚至讓電動車也去“擠”電梯。

        現場圖片5.jpg

        這種情況持續沒多久,小區物業進場,建充電樁,規劃停車位。“我們現在小區地面上你是看不到任何一輛電動車的。”石馬社區副主任楊樹全說。

        這些“村改居”帶來的“陣痛”,真的只有“一陣”。在社區黨委的努力下,小區整潔了、規范了、美化了。那些因為居住環境改變帶來的短暫不適應,也成為他們在新家安居的理由。

        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

        從管理到服務,是石馬社區探索出來的最優基層治理解決方案。

        “以前說到基層治理,直覺就是‘管理’,但是,通過這些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發現,基層治理應該‘服務’為先。”周麗娟說,服務好了,群眾自然會配合社區各項工作的推進,上下擰成一股繩,哪有干不成的事。

        青江社區黨委下轄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04名,預備黨員6名。每個黨支部就是一個堡壘,每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實現村到社區的平穩過渡后,石馬社區黨委開始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有效途徑。

        資料圖2.jpg

        自治方面,健全四級自治體系,實行五議決策法,落實一張微權清單;在共治方面,協同多方參與治理,開展結對共建和雙向服務;在法治方面,推進法治宣傳進家門,每半月開展移動辦公進小區,定期邀請“三官一律”進社區參與工作,化解矛盾糾紛;在德治方面,結合重要節慶和傳統節日開辦社區舞臺,每月舉辦道德講堂,每年評選身邊典型。

        2019年,該社區“黨建引領·四治融合”社區治理模式受到省委書記彭清華的肯定。

        如何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石馬社區黨委聚焦解決基層黨組織覆蓋空白點和小區治理難點,深化組織覆蓋、結對共建、精準服務“三進”小區,推進“先鋒領航·幸福小區”建設。

        小區成立了黨支部,引導小區內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積分,將基層治理工作再次細分。同時,每月組織便民服務進小區,轄區內商家免費為居民提供居家便民服務;每季度舉辦高齡老人生日會上,老人們都會一起過一個快樂的集體生日……

        一件一件的暖心事,匯聚成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最堅實的依靠。

        在石馬社區黨委的努力下,石馬社區越來越好。

        2018年9月30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萬人簽名活動在石馬社區川藏鐵路雅安站舉行。2018年11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站投運。2018年12月26日雅安汽車客運站投入使用。2018年12月26日雨名快速通道金雞關互通項目開工建設啟動儀式。2019年1月14日雨名快速通道磨坊溝啟動征地拆遷動員會,僅用23天全面完成域名快速通道磨坊溝棄土場67棟200余戶房屋征搬任務。2019年12月4日省委書記彭清華調研石馬社區基層黨組織工作。2020年12月23日被評為第四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示范標兵。2021年1月8日被評為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2021年6月29日被評為四川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群眾的期待,就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周麗娟說,為了轄區居民更好的生活,石馬社區黨委將繼續努力,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讓轄區居民安居樂業、幸福安康。

        雅安市優秀共產黨員 汪游鴻

        雨城區園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汪游鴻,長期在工業經濟發展一線,2018年5月被選派到晏場(原嚴橋)鎮許橋村掛職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迅速適應環境,緊緊圍繞第一書記的基本任務開展工作,確保82戶貧困戶及全村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

        堅持黨建引領  抓牢組織建設

        堅持把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駐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引導村“兩委”干部和全體黨員,不斷增強大局意識、強化宗旨意識。在各項工作中,始終堅持以身作則,維護班子團結,帶頭推進“三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評議。與村“兩委”班子相互配合,積極開展工作。駐村后,培養重用村及后備干部1名,吸收預備黨員1名,轉正黨員1名,1名貧困戶進入“兩委”班子。村組干部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凝聚力不斷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發揮,普通黨員干部群眾參與村務民主管理和村級事業發展的熱情空前高漲。

        抓實產業發展  壯大集體經濟

        推行“黨建+產業+扶貧”模式,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發展藤椒45畝、油茶275畝、山桐子54畝、蔬菜120畝;引導黨員致富帶頭人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提供茶葉種植、生豬養殖技術服務。整合村級資產增加出租收益,利用產業扶持基金入股西康藏茶,將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入股“青青村社”風味餐廳,并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整合村級合作社,同供銷集團合作平價供應農資,并提供茶園管護技術支持,提升群眾管護水平,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

        提升基礎設施  改善人居環境

        爭取資金120余萬元,新建茶園作業便道2.5公里;新建200立方供水站一座,飲水管網覆蓋全村;安裝路燈82盞;新建文化院壩一個。完成建設衛生廁所92間、化糞池86個;實施“五改一建”貧困戶36戶、危房改造2戶;新建文化院壩一個;拆除全村范圍垃圾池,并實施垃圾分類清運;累計爭取19名公益性崗位開展各組道路保潔。        從嚴防控疫情  解民意暖民心

        資料圖3.jpg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帶領村組干部、黨員志愿者35人堅守防疫一線,入戶排查返鄉人員212名,核酸檢測38人,走訪宣傳疫情防控知識1630人次,設立防控卡點6處,取消婚宴9起,確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協調鎮政府及相關部門為無經濟收入、患有精神疾病的村民辦理低保、提供入院治療的條件;協同村組干部將文咀組突發精神疾病的貧困人員送到醫院治療,并幫助其爭取1000元社會資金修建衛生廁所;說服(原)貧困戶、五保戶實施危房改造項目,并協調愛心企業為他們捐贈價值5000余元的建材;向區總工會為兩名在務工期間患尿毒癥的患者爭取救助金4000元,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

        汪游鴻在脫貧攻堅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信念、甘于奉獻、服務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

        (雅安日報 雨城區委組織部 雨城融媒)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柏乡县| 嘉定区| 达孜县| 罗定市| 秀山| 即墨市| 株洲市| 兴义市| 西青区| 固安县| 汉阴县| 桐梓县| 合川市| 临高县| 滕州市| 安平县| 雅安市| 广丰县| 万荣县| 万盛区| 文水县| 翁源县| 神池县| 西充县| 出国| 郎溪县| 吴旗县| 香河县| 晋江市| 贞丰县| 沙田区| 灵丘县| 北票市| 增城市| 汤阴县| 望江县| 淮安市| 宁都县| 梅河口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