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貫徹最高檢和省市檢察院工作部署,堅持“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引領發展”的工作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全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做到檢察業務上有新發展,隊伍上有新成就,科學管理上有新舉措,檢務保障上有新跨越,得到上級機關和同級黨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先后被最高檢授予全國“文明接待室”“檢察宣傳先進單位”稱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稱號,連續多次被省檢察院授予“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被四川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先進集體”等稱號,涌現出集體、個人二、三等功、嘉獎等各類表彰150余人次。
初心不泯抗擊新冠 面對突入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雨城檢察人用職責和擔當,全力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組織黨員干警多次前往周公山鎮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支援“聯包幫”社區伏龍巷111號、113號大院輪崗執勤、在八角村設卡排查20余天,共入戶走訪群眾3200余人,電話走訪居家觀測人員300余戶,發放資料1500余份,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未雨情”小課堂、“公益訴訟110熱線”等群眾服務平臺,編發防疫相關信息17期,有效勸阻紅白喜事2件。在全市率先發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12種違法犯罪行為聯合依法嚴厲打擊。與市場監管部門、森林公安等行政機關開展聯合行動,全力打擊對醫用口罩、防護服、手套以及防治病毒的相關藥品、醫療器械等物品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藥品的行為,發現市場中生鮮、肉類市場檢疫中存在的問題。妥善處置涉疫情突發事件8起。積極響應黨中央對廣大黨員的號召,組織干警盡己所能、踴躍捐款,用實際行動詮釋忠于黨、服務于人民的誓言。 使命如磐抵御洪災 在“8.11”“8.18”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積極響應黨委號召,日夜奮戰在抗洪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奏響了一曲雨城檢察勇斗洪魔的動人凱歌。第一時間全面取消休假,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由21名男干警組成的防汛突擊隊以及12名女干警組成的黨員服務隊,24小時待命,隨時聽從區防汛指揮部調派。由于事發突然群眾不明真相恐慌情緒蔓延,該院立即分兵兩路,一組由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帶領防汛突擊隊21名干警前往聯系的周公山鎮漆樹村幫助村組同志和駐村工作隊疏散轉移群眾55人;另一組在黨組書記、檢察長陶濤的帶領下,會同周公山鎮黨委政府對災情進行研判,制定地質災害隱患避險轉移方案,對地災隱患點避險轉移90戶344人,為第二次強降雨做好了安全避險準備。支援草壩鎮開展清淤5公里,幫助10余家受災商鋪和廠房進行物資轉移、救援,最大程度降低暴雨帶來的經濟損失,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擔當作為服務人民 依法打擊侵犯市場主體權益的犯罪,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最佳營商環境,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制定《雨城區人民檢察院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切實加強民營企業服務保障的意見》《關于建立健全檢察機關與工商聯溝通聯系機制的意見》,與4家民營企業簽訂“檢企共建”協議,依法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嚴格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法規政策,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一體化機制試點工作,對涉民營企業負責人慎捕慎訴,辦理的張某某羈押必要性審查案被最高檢評為全國精品案例。用心用情用力開展扶貧工作,種植的球蓋菇產業達30畝,種植茶葉產業達到800余畝,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從原有的2000余元提高到8000元以上,有15戶貧困戶的人均收入超過了1萬元。同時,近百名50、60后務工問題得到解決,務工收入累計達到13萬元以上,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持續推進國家司法救助融入脫貧攻堅,救助10人,發放救助金8.3萬元,協助農民工討薪30余件,追討薪資1170余萬元。 守土盡責維護平安 將法治思想貫穿于檢察工作始終,嚴懲重大刑事犯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網絡安全,打“傘”破“網”,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中的重拳出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辦理的申文建等涉黑案件被四川省省紀委選為省十大典型案例之一。積極完善民事行政多元化監督格局,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保護力度。注重精準監督,依法監督同案不同判,促進司法裁判標準統一,深入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促進服判息訴事了政和。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藥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開展監督,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聯合8大行政機關創新建立“未成年人110指揮中心”制度,實現跨區域集中辦理機制,得到高檢院、省院、市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廣。辦理的撤銷李某某監護權案,被評為2018年度四川省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大優秀案例。2019年5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推動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十大典型事例,切實保戶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