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實現鄉村振興產業強、環境美、文化活、收入高、幸福長的目標,近年來,雨城區青江街道張碗村充分依托當地地理氣候特點和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脆紅李種植,著力打造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特色、引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高效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
眼下正值脆紅李成熟上市的季節,在張碗村李子種植基地,一顆顆形態飽滿、泛著誘人色澤的李子掛滿枝頭,遠遠就能聞到果香。基地里,村民正抓緊時機搶摘李子。在張碗村黨群服務中心,一輛滿載脆紅李的大貨車已裝車完畢,正進行出發前的最后檢查。“我家種植了10畝李子,今年的產量和銷售價格還可以,銷量也不錯,目前收入3萬多元。”村民劉學林說。
“今年脆紅李的暢銷給部分試種的村民帶來好收益,越來越多的村民都表示愿意加入脆紅李種植。”張碗村相關負責人說,為保證李子品質和產量,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與村“兩委”多次組織種植戶外出參觀學習,在進一步保證李子品質和產量的同時,積極聯系經銷商前來收購,打通銷售渠道,避免出現產品滯銷。
據了解,張碗村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中,從2017年起,引導村民種植李子,著力打造張碗村李子種植基地。同時,加大通組公路、生產便道建設。目前,全村李子種植面積已達600余畝,張碗村脆紅李以其生態綠色、個大飽滿、皮薄肉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享譽市內外。
“要因戶施策,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培訓技能;要進行感恩教育,激發村民主觀能動性,杜絕等、靠、要思想。”青江街道辦黨工委書記李德洪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張碗村發展的要義,細化收支記賬,算好鄉村振興臺賬,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抓住鄉村振興發展的大好時機,為全力以赴建設張碗村的美好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