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雨城區林業局資源保護監督股工作人員結束了對晏場鎮三江村巨星養殖施工現地變化圖斑核查,至此,雨城區完成了對本區174個圖斑外業核查并提交成果,預計雨城區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將在7月完成。
統籌規劃 開展森林督查
5月20日,雨城區林業局根據《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開展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的通知》,下發了《雨城區林業局關于開展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的通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對全區174個遙感變化圖斑進行核查。
通知下發后,全區各鎮、街道辦嚴格按《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雅安市雨城區全面建立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實地方人民政府保護發展森林資源主體責任,貫徹落實好保護發展森林資源保護目標責任制工作。
雨城區各鎮、街道辦均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統籌部署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對重點林區、重大建設項目區和采礦采石區的森林督查工作加強領導,查處相關建設項目涉林違法案件。
雨城區林業局牽頭對174個遙感變化圖斑現地核查和內業核實及成果上報等工作,統籌公益林、林地“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對涉嫌破壞森林資源案件進行查處;各鎮、街道辦配合開展轄區內所有遙感變化圖斑的核查和違法案件線索移交;紀檢部門負責涉嫌違紀違規案件的調查和追責問責。
目前,雨城區林業局已發現5個涉嫌違法線索。
科技賦能 監管日益精細
今年6月,雨城區林業局資源保護監督股工作人員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前往圖斑點進行核實,調查圖斑發生變化原因。“比起過去,現在的核查工作相對輕松一些,因為我們有了‘神器’。”該局工作人員朱柯宇說。
從2016年起,原國家林業局全面推進依據遙感影像判讀對變化圖斑全覆蓋的森林督查工作,通過一次遙感判讀、一次野外調查核實、一套成果共享應用,建立“天上看、圖上比、地上巡”一體化監管體系,實現森林資源監管全覆蓋、無死角,全面支撐新時期森林資源管理精準、精細要求。
2019年開始,我市森林督查工作引進新的軟件系統,使用移動終端(平板電腦)開展外業調查,能夠更加精確判斷出圖斑所在位置,同時也實現了野外調查無紙化。
今年,雨城區林業局在海子山和巨星養殖施工現地外業核實時,將無人機技術也運用到了外業核實中。
運用無人機開展森林督查可實現遠程控制,有效解決外業核實工作人員到達疑似圖斑后必須進行圍繞圖斑邊界核實的問題。同時,現地核查一個圖斑的時間,也由原來平均一小時以上縮短為半小時,極大提高了核實工作效率。此外,通過后期軟件處理,還可生成督查疑似圖斑高清正射影像,能準確還原督查疑似圖斑面貌,進而測算出使用林地或采伐面積,進一步提高外業核實精準性。
“由于無人機一般可續航20分鐘左右,且需要信號,加上森林督查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大多數的圖斑和一些偏遠地方還是需要我們像過去一樣走到現地后,圍著圖斑走一遍進行測量調查,但無人機的加入確實為我們的工作助力不少。”該局工作人員彭楊說。
“善借科技之力為森林督查插上‘科技的翅膀’,是突破思維定勢、創新工作理念的具體體現。”雨城區林業局資源保護監督股股長代永剛認為,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可為雨城區乃至全市林業的發展和規劃,提供更精確的資源數據支撐,讓科技賦能林業工作,也為林業工作增添更多動力。
(雨城區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