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 讓每一類垃圾都有歸處

        ?——雨城區正黃小區推行“環衛+物業”垃圾分類試點側記
        來源:雨城區委宣傳部 作者:石雨川 發布時間:2020-02-26 11:57:14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為共同維護公共衛生和環境安全,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疫情防控要求,2月17日,雨城區環衛部門率先在正黃小區(一期、二期)實行垃圾分類試點。同時,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與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的職能與職責,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環衛+物業”垃圾分類模式。

        圖片1.png   

           垃圾分類設施到位 市民積極參與

          2月17日,雨城區環衛處完成試點小區垃圾分類基礎設施投放,共擺放了18套72個垃圾分類桶。

          2月19日早上8點半,正黃小區(二期)住戶王玲戴好口罩、手套,提著家中分類好的廚余垃圾袋、其他垃圾袋和口罩垃圾袋走出家門,來到小區分類投放站點,將三袋垃圾分別投入綠色、黑色和紅色垃圾桶內。

          在正黃小區(二期)內,共設置八個垃圾投放點,分別擺放了四類垃圾桶:依次為紅色有害垃圾桶(由于現階段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保障市民安全,此垃圾桶安裝上貼有“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方便居民正確丟棄口罩等有害垃圾)、藍色可回收物桶(用于投放未污染的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廢舊電子產品、廢皮革制品、廢舊紡織物等)、綠色廚余垃圾桶(用于投放居民家庭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殼、剩菜剩飯)、黑色其他垃圾桶(由個人在單位和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廢棄食物等易腐爛垃圾)。在每個投放點旁,均安裝有分類投放宣傳展板,提醒居民如何正確將垃圾分類。

          受疫情影響,小區內有些許冷清,偶有市民戴著口罩前來丟垃圾。“下午人不多,一般是上午8—9點人會多一些,業主們出來買菜或上班順道過來。”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現在業主們大多在家里做飯,餐廚垃圾相對多一些,還有很多快遞盒、廢棄口罩。

          “您好,這是垃圾分類宣傳冊,里面詳細講解了垃圾如何分類。”記者在現場看到,佩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手拿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分發給過往居民。

          雖然試點工作剛起步,但不少業主已積極參與其中。業主劉小平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現在樓下的垃圾分類設施做得這么好,我們也該自覺響應。”

           “環衛+物業”雙管齊下 分工明確成效明顯

          為了進一步宣傳垃圾分類,在環衛部門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小區物業部門正在實施宣傳動員、分類培訓、分類運輸處置等工作,并指導和幫助小區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及長效運行保障制度。

          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雨城區環衛處連同小區物業實現“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小區物業負責定時定點督導和垃圾二次清運,主要涉及統一將垃圾清運到集中垃圾堆放點,再由垃圾分類車拉到相應的點去處理;小區產生的其他垃圾則由區環衛處運輸至雅安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處理;可回收物在可回收物堆放區積累一定數量后,由資源回收利用公司定時上門收運;有毒有害垃圾和廚余垃圾先由區環衛處的全密閉式收集車運輸至臨時儲存點,再分別處理。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雅安所有涉疫情的垃圾都會按照醫療廢棄物來處理,由專業機構按照工作流程和作業標準,集中收集、運輸、處置,不會混入居民的普通生活垃圾。

          “此次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檢驗雅安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好時機。疫情期間,分類中心及時組織清運來自小區多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餐廚垃圾收運點各類分類垃圾,做到‘橫到邊,縱到底,不留死角’,絕不讓垃圾在小區‘過夜’。”雨城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做好垃圾分類,是提升公眾生態文明素養、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應有之義。

          “此模式以接地氣、便于實施的方式,實現了所有生活垃圾全部分類處置,讓每一片垃圾都有了歸宿。”小區業主表示。(石雨川)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页游| 府谷县| 堆龙德庆县| 吉木萨尔县| 石狮市| 辽源市| 福贡县| 镇江市| 邓州市| 额尔古纳市| 台安县| 佛冈县| 衡阳县| 丰镇市| 永城市| 永嘉县| 望江县| 建昌县| 平遥县| 和政县| 平山县| 志丹县| 渑池县| 怀来县| 高台县| 松滋市| 柳河县| 中山市| 包头市| 什邡市| 丰都县| 常宁市| 鄂托克旗| 湄潭县| 融水| 龙胜| 海伦市| 叙永县| 商南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