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蘆山縣檢察院以紅色資源長效保護 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蘆山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8-06 15:12:51

        近年來,蘆山縣人民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緊扣蘆山“文旅興縣”發展定位,主動融入蘆山縣龍門鎮“紅軍村”紅色文化陣地建設,以建團隊、設基地、強機制、作行動能動履職守護紅色文化資源,推動紅色文化與生態旅游有機融合,構建“一園、一村、一斗、一洞”旅游環線,吸引大量游客打卡,讓當地老百姓實現文化旅游產業增收。

        1691306001613.png

        能動履職守護紅色文化資源。一是建團隊充實工作力量。由年輕守正的檢察官、經驗豐富的技術干警、創意十足的宣傳干警組建“映山紅”檢察辦案團隊,搭建“狙擊手+偵察手+宣傳員”的團隊陣容,制定“巡查摸排+專項整治+案例宣傳”的工作流程,實現問題治理和專項預防的“一條龍”辦理。二是設基地凝結保護共識。在蘆山縣龍門鎮“紅軍村”暨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軍部舊址設立蘆山縣人民檢察院紅色資源保護基地,引導當地300余名村民共同參與紅色資源保護工作,有力充實陣地力量。三是強機制凝聚工作合力。與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簽訂《關于在辦理英雄烈士等保護案件中加強協作配合的實施辦法》,建立日常聯絡和信息共享機制,構建“線索發現+調查取證+技術支持”協助模式,凝聚保護紅色文化資源最大合力。四是作行動推動問題整治。借助縣人大常委會力量,聯合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專項行動,對縣域紅軍革命舊址、紅軍墓等紅色遺跡開展摸排巡察5次,發現問題隱患4個,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4份,均被采納和回復。

        推動文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一是積極參與傾力護航。龍門鎮“紅軍村”是蘆山縣重點打造的紅色文化教育陣地,自啟動建設以來,蘆山縣檢察院積極參與、傾力護航,為紅色陣地深度融入了“檢察元素墻”、“村規民約”、“法治長廊”等特色檢察元素,進一步豐富了陣地文化。二是構建文旅奇觀環線。隨著龍門鎮“紅軍村”的正式建成和投入使用,縣域紅色主題教育與生態旅游第一次有機融合,鄉村振興示范點—禾茂田園、世界最大人居漏斗—圍塔漏斗、亞洲最長的礫巖溶洞—龍門溶洞與“紅軍村”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園、一村、一洞、一斗”的文旅奇觀環線,賡即成為了當地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打卡游玩,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超10萬余人。三是帶動村民居家創收。隨著環線旅游的持續火爆,越來越多的村民返鄉就近創業,農家樂、民宿、便利店、小吃攤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個個在家做起了“小老板”,實現了居家營收,去年蘆山縣服務業增加值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怀安县| 万盛区| 尼木县| 汤阴县| 扎囊县| 黑水县| 罗源县| 顺义区| 海阳市| 彭山县| 泉州市| 梅州市| 葵青区| 红原县| 黔东| 安平县| 岳西县| 阳信县| 宜宾县| 新蔡县| 江北区| 晋江市| 泾阳县| 兰州市| 保靖县| 潍坊市| 东光县| 郓城县|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静海县| 台山市| 同仁县| 济宁市| 甘洛县| 舟曲县| 大洼县| 平乐县| 永顺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