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在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寶興法院在寶興縣大溪鄉煙溪口村巡回公開審理了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狩獵、非法持有槍支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宣判五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至五年六個月不等,判處罰金五千元至二萬五千元不等。判處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朱某某通過參加植樹、巡山護林等公益性以勞代償方式對所損害的生態環境進行替代性修復。
庭審現場,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兩委”干部及被告人家屬、所在地村民代表等30余人到場旁聽,現場接受生態法治教育。
案件回顧
2022年10月以來,五被告人先后數次互相結伙、攜帶槍支前往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的寶興縣隴東鎮、寶興縣原明禮鄉境內獵殺中華斑羚、水鹿、紅腹角雉、中華鬣羚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造成多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野生動物死亡的嚴重后果。其中,4名被告人被查獲非制式槍支6支(經鑒定,4支具有殺傷力)。
經審理認為,野生動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態平衡有重要功能。被告人岳某某、車某某、王某某、楊某某、朱某某相互結伙獵殺野生動物,嚴重損害了野生動物資源。同時,本案五被告人獵殺野生動物的地點均位于寶興縣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其行為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統性,五被告人的行為不僅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還應當承擔對生態資源所造成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和修復責任。
被告人岳某某、車某某、王某某、楊某某、朱某某違反野生動物管理法規,非法獵殺多只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其行為均已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岳某某、車某某、王某某、楊某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使用禁用的工具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狩獵罪,并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槍支,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最終,五被告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至五年六個月不等,并處一定數額的罰金。同時,附帶民事訴訟,判處五被告人分別連帶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和懲罰性賠償金,并要求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其中,判處被告朱某某通過參加植樹造林、巡山護林等公益性勞動,參照四川省全省城鎮居民服務修理和其它服務業費用標準,以此抵扣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和懲罰性賠償金。
庭審結束后,法院干警向旁聽人員和周邊群眾現場開展了“以案普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通過案例講解、發放資料等形式,宣傳了全國生態日設立的意義,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狩獵罪的犯罪構成及其危害后果,宣傳了生態環保法律知識,給大家上了一起生動形象的生態法治公開課。
大家表示,第一次近距離旁聽了庭審,讓我們更直觀了解違法犯罪案例,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我們會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帶回去,讓身邊的親朋好友以案為鑒、遵紀守法,共同守護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寶興法院將持續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能動司法貫穿在審判工作全過程,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辦案+普法”“1+N修復方式”司法實踐活動,持續探索生態司法的新路徑,努力維護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片區生態環境,筑牢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綠色屏障,讓大熊貓國家公園山更青、水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