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下午,綿陽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四川省“雙百”法治宣講團成員、“學習強國”平臺法治宣傳專家、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專家,四川警察法治文化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三級高級警長謝平到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專場宣講活動。
宣講以《防范于心反詐于行---電信網絡詐騙法律知識普及》為題,從“電信網絡詐騙的法律屬性”“公民反電信詐騙的義務”“電信網絡詐騙反洗腦”“反電信詐騙與國家安全”四個板塊與師生們進行交流。
在互動環節,師生們面對“你收到過陌生人訊息嗎?”“你面對小禮品是否掃一掃?”“你有被網絡詐騙的經歷嗎?”“你的親人朋友是否有被騙過?”四道“電信詐騙測試題”,感受到網絡電信詐騙活動就在身邊。
在電信詐騙法律屬性板塊,通過具體案例、電信網絡詐騙特征等推演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通訊、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向社會公眾發布虛假信息或設置騙局,主要通過遠程控制,非接觸性地誘使被害人交付財物的犯罪行為。
在公民反電信詐騙“義務”板塊,重點分享“兩卡”犯罪基本法律知識,學法、知法不當反詐“法律糊涂人”,確保自己不受騙;懂法、守法不做以身試法“代言人”,確保自己不參與“騙人”;用法、護法當好反詐“吹哨人”,驚醒他人“不受騙”;研法、講法當好反詐“宣傳員”,提高電信網絡詐騙“成本”,打一場反電信詐騙人民斗爭。
在電信網絡詐騙反“洗腦”板塊,從心理學角度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進行解密:通過實案分析可以發現,技術手段是一種犯罪輔助方式,所有技術手段的運用都以達成對被害人“心理控制”的目的而展開。根據電信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樣態,對9大類58種騙術進行解碼。防范網絡電信詐騙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切忌不要被“洗腦”。
在反電信詐騙與國家安全板塊,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國家安全的總體部署,通過典型案例列舉了網絡電信詐騙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金融秩序的重大影響,分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立法目的。該法在明確了“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的目的同時,強調了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全民反詐就是在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轄區公安派出所派員參加互動,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部分教師代表、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通過線上、線下組織學生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