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迷人眼,詐騙手段千萬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現在的詐騙分子詐騙招數花樣百出、層出不窮,詐騙分子充分運用“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最容易放松警惕。
冒充國家機關虛假文件詐騙
原來是這樣的,新年伊始,屏山縣人民法院楊東升法官收到一封題為《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鄉村振興局關于2023全面落實<數字鄉村>實現全面脫貧》的郵寄郵件,其內容為“國家有關部門針對數字鄉村發放不良經濟促助脫貧行動,凡收到郵件該郵件掃描審核即可通過“圓夢計劃”資金存管平臺獲得國家發放的數字鄉村不良經濟用于解決生活困難”。楊法官當時在對接案件當事人,對接完畢后,仔細觀看便發現存在極大詐騙可能。
按照常理來講,法院干警均具備較高的防詐騙意識,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讓法院干警放松警惕,進而獲取詐騙利益。
“牽牛花”普法課堂提示
屏山法院“牽牛花普法小課堂”提醒您!國家有關機關不會以任何私人形式向公民發放資金,更不會在書面文件上附帶二維碼要求公民掃描入群!特別是郵寄地址為“某某公安局旁、某某派出所旁、某某政府對面......”,這些地址讓大家更加容易放松警惕,進而造成財產損失。 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網絡日益發達,網購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雖網購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但也讓不法分子鉆了便利空子,公民私人信息受到安全威脅,更以此滋生出各種各類的詐騙手段。大家一定牢記,凡是涉及陌生金錢的,一律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面對不法分子的新花樣,一定記住“四不”,即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如有遇到異常情況,隨時聯系社區和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求助,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