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法院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圍繞隊伍教育整頓學習環節普遍存在的“學什么?怎么學?如何評?”問題,創新推出“353”學習法,打出提升學習實效“組合拳”,促進隊伍教育整頓開好局、起好步。
一、內容載體三結合,明確學習方向
一是堅持政治學習與黨史學習相結合,筑牢政治忠誠。以政治學習和黨史學習為核心內容,為全院干警發放“讀書包”73個、書籍292本、學習資料400余份,開展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支部學習、專題黨課活動7次,組織60余名干警前往趙一曼紀念館、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全院干警筑牢政治忠誠。二是堅持英模學習與警示教育學習相結合,做實思想發動。號召全院干警向原副院長陳志勇學習,選樹2名身邊的英模,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向上級法院報送隊伍教育整頓先進典型2人,開通“我為群眾辦實事”宣傳專欄;召開警示教育大會觀看《警示教育專題片》2次,組織30名黨員干警參觀李莊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系統學習教育,確保“弘揚英模精神”“自查從寬、被查從嚴”政策入腦入心。三是堅持素能學習與紀律學習相結合,推動守正奮進。舉辦《民法典》學習、改發案件評析、庭審觀摩、青年干警讀書會等研討活動6次,走進校園開展法律知識宣講4次;全面學習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等工作紀律,制定《隊伍教育整頓學習教育環節督查工作方案》,開展聯合督查。通過素能學習與紀律學習相結合,推動全院干警守正奮進,實現隊伍教育整頓與執法辦案兩不誤、雙提升。截止目前,一年以上長期未結案化解率100%,一季度均衡結案完成進度位列全市法院第一。
二、構建五小學習模式,固化學習方法
一是充分利用小時間開展學習,實現學習全天候。每日制發精細化學習清單,動員全體干警利用上班間隙、下班業余、周末等碎片化時間“見縫插針”開展學習,組織“法院夜校”、周末集中學習6期,激發干警時間管理利用潛能,確保每天學習時間不低于4小時,有效提升學習時效性。二是深入挖掘小場地場所作用,實現學習無盲區。充分挖掘單位辦公室、走廊、電梯、車上等小場地優勢,設置“學習角”20處,為各學習小組專門劃分學習區、配置學習檔案盒,實現“處處都是學習區”。結合“讀書包”“知識卡”等便攜式載體,做到“哪里有場地,哪里就有學習。”三是切實突出小組長示范引領,實現學習全覆蓋。以黨支部為主體,設立10個學習小組,選配10名黨員小組長,建立“晨例會”制度,小組長每天匯報小組學習情況,壓實小組長學習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黨員干警示范引領作用,實行黨員干警與非黨員干警、聘用人員傳幫帶,做到學習不落一人、提升不漏一人。四是延伸搭建小課堂學習平臺,實現學習互幫促。以黨支部、學習小組等名義,開設各類小課堂11次,在小組長帶頭講課的基礎上,選派干警輪流上臺當“講師”,實現互幫互學、互促互進。充分利用兩微一端開設“黨史微課堂”“每日一學”欄目,促進線上、線下同步學習。五是靈活舉辦小競賽強化競爭,實現學習比趕超。制作各類測試卷6套,開展學習小組隨堂測試、應知應會全員考試等競賽活動11次,不定期抽查干警學習進度、學習記錄、學習效果,形成“人與人比、組與組比”的濃厚氛圍。
三、實行三同考評管理,檢驗學習成效
一是構建三級考評體系,促進全院全員同檢驗。構建黨支部、學習小組和干警三級考評管理體系,干警考評突出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學習紀律等情況,學習小組考評突出組織學習、資料收集、小組成員達標等情況,黨支部考評突出監督管理、整改落實、學習小組達標等情況。制發《隊伍教育整頓學習教育階段督查明細表》,確保考評對象心中有數、心中有責,開展全覆蓋考評2次,促進全院全員學習成效同步檢驗。二是實行紅黑榜通報獎懲,促進獎優罰劣同落實。實行積分考核和紅黑榜制度,積分前兩名的小組和干警進入紅榜表揚加分,最后兩名的小組和各小組積分靠后的干警進入黑榜通報扣分,已對4個小組、12名干警進行紅黑榜公示。三是實行補學補考制度,促進查漏補缺同推進。對進入黑榜的干警實行補學補考,限定時間重新學習后,再次進行考試,補考仍不達標的,分管院領導進行約談,嚴格按照《紀律作風管理辦法》進行處罰,促進落后干警查漏補缺、迎頭趕上,確保全院學習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