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筑牢政治忠誠”要求,嘉州監獄組織開展了“我心永向黨”主題征文。現將部分優秀征文予以展示。
讓紅色基因在藏藍里傳承和綻放
作者:何亞萍,四川樂山人,2020年1月參加工作,現任四川省嘉州監獄一級警員。
當年,嘉興南湖的紅船上,一群青年播下紅色的種子,用熱血灌溉,用信念施肥,用紀律修枝,用英勇呵護,種子生根發芽,挨過病蟲腐蝕,受過極端酷暑,熬過嚴寒暴雪,茁壯成長,青年們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青春刻在了一圈圈的紅色年輪上,無數個艱苦奉獻、披荊斬棘的歲月成就了“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的大好河山。
基辛格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1921年,那艘紅船,高唱著國際歌,承載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起航。這一路上,看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景象,共產黨員們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他們高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旗幟,與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不屈不撓做斗爭,臂膀環繞,腳步接替,齊聲吶喊,奮勇共進,最終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苦創業,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從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實現探索太空之旅,從忍凍挨餓的“東亞病夫”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從敢為人先的一葉扁舟到如今已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他們用堅守理想的鮮血,不畏艱難的汗水、頑強奮斗的勇氣、自我革命的智慧、開天辟地的力量,穿急流、涉險灘、劈驚濤、斬駭浪,擔負起到中流擊水的崇高使命。仔細聽,那響徹神州大地的歷史吶喊聲又滾滾而來。
你是否記得“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的五四精神,你是否記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你是否記得“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更堅”的長征精神,你是否記得“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精神,你是否記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精神。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是鋼筋鐵骨的頑強品格;“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率先垂范的忠誠風貌;“一不怕死,二不怕苦”,這是百折不撓的理想信念。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時移事易,精神的薪火永相傳。在時代的浪潮中,無數敢擔當的弄潮兒,接過先輩手中的舵盤,敲響鑼鼓,拿起劃槳,揚起風帆,站在船頭,迎擊風浪,開拓新局。我們有離家時風華正茂,歸來時華發滿頭的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可為革命把血流光”的話語擲地有聲;我們也有失去雙手,卻帶領村民開山劈嶺,沒有雙腳卻領著百姓蹚出脫貧之路的村支書朱彥夫,不在抗美援朝的功勞簿上享清福,轉頭扎進條件艱苦的小山村;我們有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的“燃燈老師”張貴梅,在崎嶇路上跌斷過肋骨,她沒叫過痛,身上積累了23種疾病,她咬著牙,毫無顧忌的將自己奉獻給了大山;我們也有為群眾掃除雷患,為保護戰友血染雷場的杜富國,“我沒有了雙手,還有雙腳”,保家衛國的路上一直都響著他的“讓我來”。中華民族從來都不缺負重前行的人,他們走在疫情逆行最前沿、科研工作主戰場、脫貧攻堅坎坷路、抗洪救災第一線,用血肉筑起銅墻鐵壁,用力量譜寫忠誠凱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2020年8月26日,習近平主席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并致訓詞,對人民警察隊伍提出了十六字的期待,“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記得50多年前,監獄還建立在道路崎嶇,荒涼偏僻的大山之中,那時候,住的是亂石泥糊墻的茅草房,吃的是紅薯地瓜和野菜,沒有正規的圍墻,山中天氣極其惡劣,聽那時候的前輩回憶起來,尤其記得咬一口腫一天的蟲子和下暴雪的夜晚呼剌剌的風。押犯多民警少,條件差設施弱,老一輩的監獄民警白手起家,從零開始,一顆釘、一塊磚、一片瓦的日日夜夜,讓監獄事業邁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后來,條件好起來了,從深山走入城市,有了電網高墻,有了先進設備,智能化、信息化、規范化撲面而來,監獄人民警察始終秉承老一代監獄工作者的光榮傳統,扎實工作,開拓進取,永遠充滿著干事創業的激情和不忘初心使命的磅薄力量。去年,疫魔來襲,我們逆向而行不辱使命;支援疫區,我們馬不停蹄神情堅毅;脫貧攻堅,我們奔波忙碌不負擔當,把鮮艷黨旗飄揚在奉獻的一線,讓紅藍的戰旗插入忠誠的土地。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們要學好黨史,讀好黨課,破譯紅色基因密碼,汲取前人的智慧和力量,把紅色基因在警察藍里傳承和綻放,領悟訓詞精神,牢記“忠誠、為民、尚法、擔當”,響亮入警誓言,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砥礪前進,奮勇前行,把監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作為黨生日的賀禮。
(四川省嘉州監獄 何亞萍)